《逃离奥斯维辛》畅销七十年、感动世界的经典之作。过去七十年间,关于集中营的上千份资料和图书陆续得以问世,这些书中,没有一本曾详细记述过火花场内每天都早发生的事情。原因很简单通往火化场的大门,就是通往死亡的大门。而尼兹利医生见证并得以幸存,差不多是个奇迹。拖过他独特的视角 ,我们还得以见证一个计划要延续千年、疯狂而自大的帝国,是如何慢慢走向解体的。尼兹利医生所展示的画面跨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抵达集中营后所做的“遴选”,到1944—1945年初的系统性灭绝行动,最后再到1945年冬标志纳粹从此走向分崩离析的噩梦版的大迁徙。本书的价值及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以第一手资料向我们表明那个“人间地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同时告诉所有读了这本书的人,命运会残酷地蹂躏我们,考验我们脆弱不堪的人性,让我们痛苦地做出攸关生死的抉择,但绝望之际便是希望之时。
米克罗斯·尼兹利(1901—1956)匈牙利犹太医生。1944年尼兹利医生和家人被德国纳粹抓捕并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到集中营后,尼兹利医生被纳粹臭名昭著的“死亡天使”门格勒医生遴选出来,负责集中营的医疗工作,成为“活死人特遣队”的一员。尼兹利医生见证了从抵达集中营后所做的“遴选”,到1944—1945年初的系统性灭绝行动,最后再到1945年冬标志纳粹从此走向分崩离析的大迁徙,成为唯一一个活着走出火化场的特遣队员。1946年,尼兹利医生出版了《逃离奥斯维辛》,让世界知道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真相,并让无数人从书里,获得绝境中希望的力量。
也许以前理解二战还没有那么深刻,也许曾经还是有点“崇拜”希特勒,那么《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让我有了新的理解。本书已经让我对二战从悲痛、同情认识到了人性的冷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从开始期待“好”的生活,最终却是无尊严的死亡。 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米克洛...
评分我想用这本书里的一句话开头:“每个囚犯都会带几本书进来,书的数量和种类取决于他的智力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这句话说明了两点,第一,犹太人的的确确是个喜欢读书的民族。第二,我认同尼斯利的观点,读书的种类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思想和教育程度。例如我,...
评分“在奥斯维辛,是生是死永远不是问题,区别只在于时间——你会在何时死去。没有人能逃脱。” 如果这个世界有地狱,那大概就是奥斯维辛吧。看这本《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奥斯维辛犹太医生记述》,心情是很复杂的。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很难想象这个世间竟然有这样一个时期,这...
评分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纳粹制造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解放70周年。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这座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及其他无辜平民的“死亡工厂”。为了铭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惨痛教训,记录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很多国家都...
评分也许以前理解二战还没有那么深刻,也许曾经还是有点“崇拜”希特勒,那么《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让我有了新的理解。本书已经让我对二战从悲痛、同情认识到了人性的冷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们从开始期待“好”的生活,最终却是无尊严的死亡。 本书是一本纪实文学,作者米克洛...
比起经历和医学专业能力,作者的文笔更让人吃惊
评分第一天读得我沉默良久。 第二天读得我心突突直跳。 第三天读到主人公一家团聚我也跟着悲喜交加
评分第十二派遣队反抗的史诗vs第十三派遣队临死时,那位宗教人物发出的哀嚎:我们应该接受,顺从去死,因为这就是上帝的安排。#201970
评分作者是近距离接触门格勒的奥斯维辛幸存者
评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