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之道

观看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约翰·伯格
出品人:
页数:240
译者:戴行钺
出版时间:2015-7
价格:42.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58575
丛书系列:理想国 约翰·伯格作品
图书标签:
  • 艺术
  • 约翰·伯格
  • 艺术理论
  • 视觉文化
  • 英国
  • 艺术史
  • 文化研究
  • 摄影
  • 观看之道
  • 哲学
  • 视觉
  • 认知
  • 思维
  • 艺术
  • 观察
  • 智慧
  • 理解
  • 反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艺术入门经典,改变西方几代人的观看方式。1972年,由约翰•伯格主导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英国BBC播出,这个节目改变了西方一整个时代的观看方式,本书即是与之相配套的同名图文书。《观看之道》所普及的观念,是普通读者了解和观看西方艺术的重要手段,本书既是艺术欣赏入门经典,同时,它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部分的内容,亦是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必读文本。

2.收录艺术史经典名作两百余幅,当代最伟大的艺术评论家权威解读。约翰•伯格是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画家,从1952年起,就开始为New Statesman撰稿,并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本书精选艺术经典名作两百余幅,由约翰•伯格权威解读,精装再版,值得收藏。

内容简介

观看先于言语。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而当图像终于取代文字,充斥于视线所及的一切空间,我们又该如何观看而不致再度迷失?

本书论及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女性作为被观看对象、油画传统、广告与资本主义等方面,配以两百余幅经典图像,与BBC同名纪录片一起,改变了西方一整个世代的观看方式,也必将适用于如今大大小小的手机屏幕和街边广告牌。从对视觉文化的深入探索和普及的角度而言,本书亦可与贡布里希爵士最杰出的著作互为补充。

名人推荐

我尊崇并热爱约翰•伯格的作品。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性所至。在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论诗意,他或许稍逊劳伦斯;但他更机敏、更关注公共价值,风度气节亦胜一筹。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与思想者。

——苏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窥探并非仅仅指向摄影与绘画,而是“观看”的诡谲。在我们可能涉及的有关观看的文献中,很难找到如此引人入胜的文字,这些文字有效化解了古典绘画被专业史论设置的高贵藩篱,也使照片摆脱过多的影像理论,还原为亲切的视觉读物。阅读伯格,会随时触动读者内心极为相似的诧异与经验,并使我们的同情心提升为良知。

——陈丹青

撇开意识形态立场不谈,伯格目前在几个领域里都是不可不读的大家。例如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你能不看《观看之道》和《毕加索的成败》吗?假如你研究摄影,你能不读他的《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吗?假如你喜欢当代英语文学,你一定会在主要的书评刊物读到其他人评介他的新小说。更妙的是,他随便写一篇谈动物的文章,也被人认为是新兴的文化研究领域“动物研究”的奠基文献之一。综合起来看,他就和苏珊•桑塔格一样,是那种最有原创力也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虽然不在学院,也不按学院的格式写作,却创造出了很多名牌大学教授一辈子也弄不出来的观念。而且他还要写得那么美,拥有那么多读者。反过来说,今天我们中国也很流行讲“公共知识分子”,但很惭愧,我们似乎还没有人及得上伯格这一流,还没有谁会有这样的知识上的创造力。

——梁文道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颇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

1972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册,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年,伯格凭借小说From A to X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2012年3月曾经短评过本书(http://book.douban.com/review/5354918/),当时说“原书5星,译本至多3星”。后来因为对安迪·沃霍尔的兴趣,翻译了他的《波普主义》,在为《波普主义》找出版商时,接触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周先生(此事我记在这里了:http://www.douban.com/no...  

评分

枯燥的閱讀報告。10/2013 【Reading Report: Ways of Seeing】 First made as a four-part TV programme narrated by John Berger himself, Ways of Seeing was published in 1972, and remained a vastly influential work in both fields of cultural studies and visual a...

评分

本来就写在短评里,结果发现好像豆瓣图书的短评无法像电影短评那样直接浏览,所以转在这里再发一下。 原书5星,译本至多3星。这不仅因为原书行文的简洁有力没有在译作中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原书所构建的新的看待艺术的眼光译本没有能清楚明白的传递出来,也就是说这本书最重...  

评分

最近重看了约翰·伯格的《观看之道》。这是一本关于影像与文化的书,书不厚,却能让你颠覆三观。 约翰·伯格1926年生于伦敦,是艺术批评家,同时也是画家和小说家,上世纪50年代曾经举办过个人画展,小说《G》还获得过英国布克奖。自1952年尾伦敦的左派杂志《New Statesman》...  

评分

这几天在读John Berger的《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 这是一部介绍如何阅读平面影像的书,体例为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一章图片,一章文字,交错进行。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感觉聱牙诘屈,并不甚长的一本书抠了好多天还是没有完结。虽如此,一些具体的说法已足以改变我本来便...  

用户评价

评分

醍醐灌顶

评分

鞭笞以影像为载体的现代资本主义的战斗檄文

评分

Berger的英文原文清晰易懂,但这本译文有一种故作高深(但实际水平又未到)的感觉,这和Berger本身的写作风格就背道而驰。而且《观看之道》居然用黑白配图,无法接受。

评分

观看,意味着将被看物置于一种景观的地位。而观看同时是一种交互关系,被看物由于物理原理,在理论上与观看者对视。本书并非是架构清晰的理论,而是一种散漫、碎片的闲谈。但有一条主线是清晰的,即它一直在尝试通过类似巴特的神话分析,进行一种祛魅的工作。复制技术改变了原作的地位,但也在创立着传统仍在的幻觉(本雅明);女性相对于男性,一直处于一种物化的、被观看的地位,裸像的假想观众因此都是一位男性,而起作用的实际上是幻想而非欲念;油画通过对现实的摹拟,使油画拥有者产生拥有实物之感,从而作为财富与身份的象征;广告通过制造关于未来的幻觉麻痹群众,将商业蜃楼的标准强加于人。内容简洁清晰,但独创性的东西很少。

评分

【2015#11】三星半/略有些翻译腔,然而全书还是值得去反复回顾和揣摩的,常看常新/关于广告带给人的洗脑效应分析地很准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