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哲学 德勒兹 艺术 培根 法国哲学 法国 绘画 Gilles.Deleuze
发表于2025-01-22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在福柯打开的新视野中,德勒兹是将疆域拓展得最宽的一位,文学、电影、绘画,不一而足。而这本论培根的作品,是德勒兹将哲学触角引向绘画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中可以管窥德勒兹的基本哲学观念,尤其是德勒兹的思想方法。
德勒兹认为-弗兰西斯·培根的绘画以纯粹的形象取代了具象绘画,从而在抽象与具象之间,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拯救了形象在20世纪的命运,在他之前,塞尚已经开始了类似的探索,而从更广的艺术史角度来讲,这一探索可以上溯到古埃及艺术。这一探索的本质,是用一种具有触摸能力的视觉,取代了纯粹的视觉,其间有哥特艺术与巴洛克艺术曾经偶尔达到了这样的视觉。
吉尔·德勒兹,法国哲学家。1925年1月18日生于法国巴黎,1944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哲学系。1957年任索邦大学哲学系助教,1960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专员,1964年到1969年任里昂学院哲学教授,1969年接替米歇尔·福柯任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教授直至1987年退休。1995年11月4日,因难忍肺疾折磨,从巴黎住处的窗户坠楼自杀。德勒兹的影响遍布人文科学的各个角落,代表作《反俄狄普斯》和《千座高原》业已取得世界性的声誉。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赴法国留学,旅居巴黎12年。早年师从世界文学大师昆德拉。1995年合作创办法国第一家以介绍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出版社“中国蓝”。1997年成为以法语写作的外籍作家,同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起受聘北京大学法语系。主要著作有:中法双语诗集《远方的手》(1997),法语诗集《松绑的手》(1997),法语专著《亨利·米肖的现代诗与绘画》(1998),专著《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北京,2004)等。回国后致力于翻译法语文学与美术著作,逾二十余部,包括《小说的艺术》、《波德莱尔传》、《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西方1500年视觉艺术史》。目前正在主持翻译《西方绘画大辞典》(即出)。
读德勒兹是一个挑战……
评分好书。德勒兹从培根的个案出发,等于关联地书写了当代绘画的发展历程,从塞尚、凡高一路下来,又把艺术史里的哥特艺术、行为艺术研究串联了起来。把康定斯基、蒙特利安都放到了新的镜片下看了一次。值得琢磨和再读。
评分终于看完了。#小抄儿# 非意愿记忆:现时的感觉与过去的感觉,它们的交合、纠缠根本不需要记忆:比如欲望,但还有更深刻的,比如艺术。培根说他不喜欢照着真人画,而是更喜欢借助照片和记忆,绘画这个动作于是变成了”回想“。所有的东西都在打斗、搏斗。构成了搏斗或纠缠的,是在两个身体中的不同感觉的交合,而非相反。睡眠、欲望、艺术:这些都是纠缠与共振的场所,是搏斗的场地。
评分太晦涩了,我果然不适合写论文T T
评分萌得一脸血 记下来恐吓人去
都说德勒兹是解构主义的大师,看了几章之后吓得不轻,他竟然真能把培根的每一幅画的每个细节都解构之后扩大化,不仅是构图、形象,甚至连颜色,笔刷的用法都用一种夸张的语言不厌其烦地描述出来。之后还要挖掘出所谓的内涵和隐喻,再把其共性总结出来归于一种心理学,神经刺激...
评分来自法国的解构主义大师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哲学家:不仅将高深莫测的哲学写得如文学般奇崛诗意,更拥有洗尽学院气的好品味。不论先锋文学,还是先锋影像、音乐、绘画,只要是经典结构主义的断裂、偏差之处,都是他触角...
评分原文地址:http://www.qh505.com/blog/post/5269.html 于是我们可以说,画家用他的眼睛绘画,但那是因为他能用眼睛触摸。 ——《眼与手》 首先一定是手,用一张力量撕开塑封,然后用左手的某一个或几个手指翻开,也可以用右手的某一个或几个手指拨动书页,在手的动作中一页和另...
评分德勒兹 (Deleuze)是一位非常重视艺术的哲学家。他在《弗朗西斯.培根: 感触的逻辑》一书里不只提到了艺术和哲学的平等,也强调了艺术的基本问题不在于复制或制造形态, 而是在于“凝聚力量”。[1] 艺术的“力量”何在?这力量来自何处?本文想通过德勒兹的《感触逻辑》一概念来探讨...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