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林·亨特
出品人:
页数:211
译者:郑明萱
出版时间:2008-1-1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53587
丛书系列:历史与理论译丛
图书标签:
  • 法国大革命
  • 历史
  • 新文化史
  • 社会学
  • 文化史
  • 法国
  • 法国史
  • 林·亨特
  • 法国大革命
  • 家庭故事
  • 历史小说
  • 罗曼史
  • 18世纪
  • 女性视角
  • 革命时期
  • 情感纠葛
  • 社会变迁
  • 家庭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家庭罗曼史”指称集体无意识的家庭秩序图像,这种家庭秩序的图像构成了法国大革命政治理念的基调。作者借着讨论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阐述这种政治理念;并以家国互喻的方式,陈述18世纪的法国人视其统治者为父、视其国为家的想法。本书的论述并非沿着时间的脉络直线前进,而是在革命十年间颠来倒去地反复叙说,彻底颠覆单一观点的直线史观,呈现给读者另一种解读历史的典范之作。

作者简介

林·亨特是繼娜塔莉·澤蒙·戴維斯後,新文化史的掌旗者。亨特在本書中,以「家庭羅曼史」指稱集體且無意識的家庭秩序圖像,這種家庭秩序的圖像構成了法國大革命政治理念的基調。亨特藉著討論家庭成員間的關係,闡述這種政治理念;並以家國互喻的方式,陳述十八世紀的法國人視其統治者為父,視其國為家的想法。因此,家庭成員的論述便構成了本書的敘事結構。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章 家庭的政治模式
第二章 好父亲的兴与衰
第三章 兄弟帮
第四章 坏母亲
第五章 萨德的家庭政治
第六章 家庭重建
结语 过去式的家长制?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想,今天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仍然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深信不疑,并坚信“家庭不稳定将导致社会不稳定”;但是,假如我说“婚姻家庭制度革命才是最彻底的革命”,估计上面的多数人又将不屑一顾,甚至在他们眼中,压根就不存在“婚姻家庭制度革命”这样的概念。...

评分

新文化史,与其说是历史的扩张,不如说是文学对历史的入侵。本书中大量的文艺作品分析,是中国历史学者所不能及的。所有的小说、戏剧、诗歌、绘画等全部都可以成为作者的史料来源。作者以自身对于上述史料的理解构筑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史:父权的瓦解、女性价值的未定,儿...  

评分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家庭罗曼史》由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所著。林∙亨特是新文化史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费城宾州大学,后转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任职至今。主要著作有《大革命与法国外省特鲁瓦、兰斯的城市政治》、《法国大...  

评分

史料的运用很有特点,将文学艺术作品作为论证的依据的一部分。 从家庭关系的变动中折射政治局势的改变,很有趣也有说服力,让我想在学年论文里仿效一下。只是找不到那么多材料进行论证,同时在社会学和文本分析方面都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困难重重可是不想放弃= =  

评分

Lynn Hunt于1992年写了这本书,离她自己1989年提出"The New Cultural History"的概念相距不过三年,而翻译到国内已经是16年之后了。两位作者的翻译笔法不太一致,一位颇有古风,另一位则和我们大多数博士毕业没多少翻译经验的人差不多,颇有点绕口。 这本书首先让人惊异的是“...  

用户评价

评分

视角很有趣……不过并不喜欢看。

评分

大革命的影响是如何在家庭范围内体现的?或者说家庭与政治(家国)有什么联系?受老爷子启发,亨特将路十六看成一位国家层面的老父亲,旧制度便是在此类帝王父亲的掌握下有序进行着,在18世纪最初的两个十年间,家庭冲突已是法国文艺作品中很常见的题材,随后人们更幻想出以好父亲替代坏父亲在家庭的地位,此处已可管窥民众对共和的热切。世纪末,被斩的帝王是现实中对坏父亲最直接的颠覆,替代父爱的是兄弟情(博爱),但众所周知,雅各宾派没有提供良好的政治解药,而此时刺杀马拉的科尔黛则正好为父权精英们寻找替罪羊提供了方便:代表坏母亲的玛丽王后的丑闻,使驳斥女性干政并将之禁锢于家庭内成为政正。人们在此时似乎看到了大革命从宏观进入微观的严重后果,原有家庭秩序被摧毁,而派生出崇尚原始欲望并反对社会伦理的家庭观,亨特一针见血地指

评分

书写得很棒,可是我始终怀疑……

评分

大革命的影响是如何在家庭范围内体现的?或者说家庭与政治(家国)有什么联系?受老爷子启发,亨特将路十六看成一位国家层面的老父亲,旧制度便是在此类帝王父亲的掌握下有序进行着,在18世纪最初的两个十年间,家庭冲突已是法国文艺作品中很常见的题材,随后人们更幻想出以好父亲替代坏父亲在家庭的地位,此处已可管窥民众对共和的热切。世纪末,被斩的帝王是现实中对坏父亲最直接的颠覆,替代父爱的是兄弟情(博爱),但众所周知,雅各宾派没有提供良好的政治解药,而此时刺杀马拉的科尔黛则正好为父权精英们寻找替罪羊提供了方便:代表坏母亲的玛丽王后的丑闻,使驳斥女性干政并将之禁锢于家庭内成为政正。人们在此时似乎看到了大革命从宏观进入微观的严重后果,原有家庭秩序被摧毁,而派生出崇尚原始欲望并反对社会伦理的家庭观,亨特一针见血地指

评分

一星扣给开头难自圆其说的和全书的七八个错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