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自我的問題是西方哲學思想中的重要主題,在這不足十萬字的小書當中,這位古典學大師用十分劉暢的筆法,討論瞭從荷馬到晚期希臘哲學的各種心靈與自我的模式,對其中許多重要的主題都進行瞭獨到而又深入地探討。
Anthony A.Long,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古典學教授。
Anthony A. Long是古典學界的重量級人物,《心靈與自我的希臘模式》是他在中國人民大學的演講稿,共六講,計10萬字。作者關注於古希臘時期心靈、自我與個人同一性的觀念,談及荷馬史詩中的靈肉同一性、前柏拉圖哲學對不朽性的暗示、柏拉圖政治化的靈魂與理性的統治、亞裏士多德與斯多亞派中的同一性與友愛等,以簡潔的方式呈現瞭古希臘時期的觀念變遷史。
身体与灵魂 受西西里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柏拉图提出身体与灵魂二元分立:灵魂在人身死后依然存在,且将根据生前所为得到奖励或惩罚;灵魂高于身体,统治身体。之所以提出灵魂对身体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是为了确认个人的自主性及道德责任,以对抗高尔吉亚的修辞术对人判...
評分身体与灵魂 受西西里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柏拉图提出身体与灵魂二元分立:灵魂在人身死后依然存在,且将根据生前所为得到奖励或惩罚;灵魂高于身体,统治身体。之所以提出灵魂对身体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是为了确认个人的自主性及道德责任,以对抗高尔吉亚的修辞术对人判...
評分身体与灵魂 受西西里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柏拉图提出身体与灵魂二元分立:灵魂在人身死后依然存在,且将根据生前所为得到奖励或惩罚;灵魂高于身体,统治身体。之所以提出灵魂对身体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是为了确认个人的自主性及道德责任,以对抗高尔吉亚的修辞术对人判...
評分身体与灵魂 受西西里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柏拉图提出身体与灵魂二元分立:灵魂在人身死后依然存在,且将根据生前所为得到奖励或惩罚;灵魂高于身体,统治身体。之所以提出灵魂对身体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是为了确认个人的自主性及道德责任,以对抗高尔吉亚的修辞术对人判...
評分身体与灵魂 受西西里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柏拉图提出身体与灵魂二元分立:灵魂在人身死后依然存在,且将根据生前所为得到奖励或惩罚;灵魂高于身体,统治身体。之所以提出灵魂对身体的优先地位,一方面是为了确认个人的自主性及道德责任,以对抗高尔吉亚的修辞术对人判...
對從荷馬到斯多亞學派的靈魂與自我的相關論述梳理得很好,因為基於講座稿的成書,優點是簡潔明細,缺點是深度上有所不足。有兩點特彆有啓發:(1)荷馬史詩中對人的理解是心-身整體的,荷馬語言中的thumos就是後來psyche在前5世紀哲學中的對應物;(2)柏拉圖的靈魂論的一個首要動機是反對高爾吉亞理解的身體/靈魂關係,二人的靈魂論恰恰處於一個完全相對的位置上。
评分簡短的演講稿,英文版好像我也買瞭?
评分其實還是訪談比較有趣。。。
评分本人無古典學學養,不評價。
评分可以簡要看成希臘的靈魂概念史。 主要論述包括: 1.荷馬:心身的同一性,其近似靈魂的詞語是thumos,基本含義是呼吸,但也指人的意識中樞。死後的thumos是殘存的鬼魂。 2.赫西俄德、畢達哥拉斯、品達、恩培多剋勒、赫拉剋利特:psyche與daimon的廣泛使用。靈魂的獨立存在與不朽漸露端倪,這是因為人們希望通過靈魂不朽在來世實現德福一緻。 3.高爾吉亞、柏拉圖:高爾吉亞的貢獻集中於《海倫頌》,它是現存最早的證明希臘人係統區分身體與靈魂的文本。這種區分的第二種原因是演說術的流行,人們發現很容易受到修辭的影響,並且需要某種精神狀態纔能用理性來抵抗這種影響。柏拉圖關於靈魂的核心文本包括《高爾吉亞》《斐多》和《理想國》。柏拉圖的蘇格拉底主張靈魂區分於並且統治身體,希望靈魂自主使人肩負起道德責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