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何伟亚开宗明义地表述了他不是在提供一种中国历史研究的新模式,也不是在提供替代传统冲突论的描述方式,而是尝试对“马嘎尔尼使华”事件进行重新审视。传统上人们偏爱把“马嘎尔尼使华”解释为不同文明间的碰撞,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等等。而何伟亚正好试图说明,中英两国在这一事件中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两大帝国构建之间的冲突。
何伟亚(James L. Hevia),男,美国学者。原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系副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曾以《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一书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其他著作有《英国的课业:l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等。
这两天有机会翻了翻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翻译的错误超多,而且文字很不通顺。请注意,不是说何伟亚的翻译错误多(确实不少),而是中文本的翻译错误更令人惊讶不已,某种程度上何伟亚给译者背了黑锅。 有些地方译者的基本英语水平都不过关。比如第83页(对应英文版第80页),原文...
评分 评分何伟亚(James L.Hevia)的Cherishing Men from Afar(中译名《怀柔远人》)一书,由于其所标榜的后现代的研究取向,在美国汉学界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并转而在中文世界引发了进一步的关注与争论,这一西风东渐的过程,可以被视为太平洋两岸一次成功的学术互动,而关于该书的...
评分 评分这本书我花了挺长时间来阅读,很吃力,不在于文字的生涩,而是我总感觉把握不到作者的思路,在前后的材料之间找不到一条逻辑清晰的脉络,作者的思维跳跃很大,令我应接不暇。 与以往读过的史学著作相比,何伟亚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不再像多数史学家那样在历史的...
即便梳理了事件的内在逻辑,也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现代,文明冲突文化冲突的范畴呢。就算英国与清王朝都算扩张性殖民帝国,二者组织原则的不兼容难道不算文明或文化冲突?
评分方法本身并不骇人,方法实践才是深渊。“介入”权力关系中的“史料”和解释无可厚非,削弱事件生产者的理解以获取“历史”介入者的多余空间,似乎就有些事与愿违,在介入者权势过度扩张这一面,“多头制”和“依中线而行”两章暴露的语言和基本理解问题已经足够明白,尽管像这样的书总让人由衷默许收获大于失落、争论水平提高的代价也很难压倒“介入”带来的诱惑。
评分跳脱以先进落后为标识的业已成为常识的认知,分析出马嘎尔尼事件背后清英两套帝国体系的碰撞,洗刷史观的读物
评分也算是见证我的初心了
评分没想到这一本比《英国的课业》更具颠覆性。抛开后现代史学的种种争论,何的叙述大致也是按照事实重建加理论分析的“传统”套路来的,我个人是觉得非常可靠的论述。何伟亚提出马嘎尔尼使华事件不是文化或文明误解,而是两种帝国构建或两种礼仪模式的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这是一个颇为复杂而新颖的论点。我无法说读懂了支撑这一点的很多证据,但是至少给我一个重新学习中国的“礼”的契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