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远人

怀柔远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何伟亚(James L. Hevia),男,美国学者。原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历史系副教授,现任芝加哥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曾以《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一书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其他著作有《英国的课业:l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等。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美]何伟亚(James L.Hevia)
出品人:
页数:229
译者:邓常春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46097
丛书系列: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历史 
  • 清史 
  • 何伟亚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近代史 
  • 晚清史 
  • 礼制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中何伟亚开宗明义地表述了他不是在提供一种中国历史研究的新模式,也不是在提供替代传统冲突论的描述方式,而是尝试对“马嘎尔尼使华”事件进行重新审视。传统上人们偏爱把“马嘎尔尼使华”解释为不同文明间的碰撞,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等等。而何伟亚正好试图说明,中英两国在这一事件中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是文化或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两大帝国构建之间的冲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怀柔远人》读书报告 一、内容综述: 在序言中,罗志田老师指出了何亚伟贯穿全文的两个新认识路径:1、“以满清皇室为最高君主的多主制。”和2、“清代的宾礼”。而“怀柔远人”这一观念即是礼仪的核心。作者认为清廷正是借助礼仪来与其他强势国家建立关系。全书研...  

评分

看中俄关系史,雍正两次派使团出使莫斯科,恭祝沙皇即位等。 使团在面见沙皇时候,还对沙皇磕头。 为什么到乾隆见英,反而感觉盲目自大呢? 实在不能理解,100年前雍正就按照国际礼仪与俄国交往,为什么他儿子不懂。  

评分

这本书我花了挺长时间来阅读,很吃力,不在于文字的生涩,而是我总感觉把握不到作者的思路,在前后的材料之间找不到一条逻辑清晰的脉络,作者的思维跳跃很大,令我应接不暇。   与以往读过的史学著作相比,何伟亚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不再像多数史学家那样在历史的...  

评分

这两天有机会翻了翻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翻译的错误超多,而且文字很不通顺。请注意,不是说何伟亚的翻译错误多(确实不少),而是中文本的翻译错误更令人惊讶不已,某种程度上何伟亚给译者背了黑锅。 有些地方译者的基本英语水平都不过关。比如第83页(对应英文版第80页),原文...  

评分

这两天有机会翻了翻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翻译的错误超多,而且文字很不通顺。请注意,不是说何伟亚的翻译错误多(确实不少),而是中文本的翻译错误更令人惊讶不已,某种程度上何伟亚给译者背了黑锅。 有些地方译者的基本英语水平都不过关。比如第83页(对应英文版第80页),原文...  

用户评价

评分

三点五星。按作者所说,自身分析的重点在于表述,在于两套帝国政治秩序的碰撞,但整书似乎被历史细节淹没,缺乏一条足够有力的脉络(虽然这或许正是作者所想避免的,但可读性却因此而大大降低)。

评分

阅读起来不是特别享受,历史没有对错,也没有如果我来我要这么办这种假设,中国的朝代更迭有自己的规律,只是没有预测到不列颠崛起这么一个外来变量吧

评分

方法本身并不骇人,方法实践才是深渊。“介入”权力关系中的“史料”和解释无可厚非,削弱事件生产者的理解以获取“历史”介入者的多余空间,似乎就有些事与愿违,在介入者权势过度扩张这一面,“多头制”和“依中线而行”两章暴露的语言和基本理解问题已经足够明白,尽管像这样的书总让人由衷默许收获大于失落、争论水平提高的代价也很难压倒“介入”带来的诱惑。

评分

貌似大家读的都是旧版啊。刚读完,后现代“破”现代是很有意思,“立”就有点玄虚了。

评分

翻译生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