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日本 中国近代史 甲午战争 近代史 陆奥宗光 清史 中国史.近现代
发表于2025-02-23
蹇蹇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陆奥宗光在甲午战争期间是日本政府的外务大臣,与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同为此次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和决策人。《蹇蹇录:甲午战争秘录》是陆奥关于甲午战争的外交回忆录。书中记述了日本自朝鲜东学道事件发生后,蓄意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开始,直至马关议和止的全部历史过程,以及欧美各国对战争的干涉,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详细经过。其所述之欧美列强围绕中国和朝鲜问题展开的利益争夺以及日本政府的各种决策内幕等内容,为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历来为国内外研究者所看重。
陆奥宗光(1844—1897),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伯爵。1868年得到岩仓具视的赏识,步入日本政界,1888年任日本驻美公使,兼任墨西哥外交大使。中日甲午战争前,他与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同为战争的主要策划者和决策人,并在两国谈判中施展“狡狯”的外交手段,侵夺中国利益,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蹇蹇:忠直貌。作者以此作为书名,意在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刚直、鞠躬尽瘁。
作为当事人,作者详细记叙了甲午之战、马关谈判的前前后后,当时的清廷中号称最懂外交的李鸿章在与伊藤与陆奥交涉时尽显败态,“哀情痴言”毫不起作用。一百多年过去了,如今中日两国关系又如何发展呢?
评分不得不说徐静波老师翻译的这版没有原版好啊……太多现代化表述了 有点失掉原文的意思 不过降低了理解难度也倒是啦 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顺畅的翻译明治时期的资料啊QAQ
评分陆奥的经历颇类吕蒙吕子明,蛰伏数载,一战功成,旋即谢世。此书对清国的颟顸自大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们的计略屡屡遭挫,最后在外交上和军事上都遭到了空前的失败,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一开始就没有立足于本身的努力,而只是企图借助外力的援助,寄希望于一时的侥幸。说到底,这是中国政府平素惯用的策略。”类似的虚声恫吓、寄望于一时侥幸,在近几年的赵国对外事务上倒也颇不少见,真可谓“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了。
评分甲午年陆奥50岁,李鸿章正在跨坎,袁世凯35岁,伊藤博文不到55,奕劻略长一岁。这些都是当时的第一流人物,但虽然都是数值90的英豪,技能点数却大相径庭
评分可见当年和现在的教科书对这件事儿介绍的有多片面。
《蹇蹇录》是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1895年中日战争后写的回忆录。虽然此书颇多为日本粉饰之处,但总体来说尚属客观。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书为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不久后所述,让人有身临其境而不是马后炮之感。同时,我们一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来自国内文献(爱国之风浓重)和欧美记录...
评分《蹇蹇录》是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1895年中日战争后写的回忆录。虽然此书颇多为日本粉饰之处,但总体来说尚属客观。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书为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不久后所述,让人有身临其境而不是马后炮之感。同时,我们一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来自国内文献(爱国之风浓重)和欧美记录...
评分正文009页 此处注解错误。此间的《天津条约》应为1885年4月中日两国所订立之旨在解决朝鲜壬午军乱善后事宜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而非二次鸦片战争的《天津条约》。 关于中日在朝鲜撤兵,以及若朝鲜有事,相互知会,相约出兵。为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所签订。 字数字数字数 字数...
评分《蹇蹇录》是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1895年中日战争后写的回忆录。虽然此书颇多为日本粉饰之处,但总体来说尚属客观。最难能可贵的是,此书为当事人在事件发生不久后所述,让人有身临其境而不是马后炮之感。同时,我们一般对这场战争的了解来自国内文献(爱国之风浓重)和欧美记录...
评分,时任日本外相陆奥宗光的这本《蹇蹇录》几乎是绕不开的一本书。因为作者以日本外相的身份在开战前后及和谈前后居于日本的核心决策层。就在战争结束后的几乎一年内写就的回忆录,是风暴眼内的第一手资料,虽然客观不客观是另一个话题。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对本书里描述的历史...
蹇蹇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