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权利的文化网络”等新概念,且详细论证了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种种渠道(诸如商业团体、经纪人、庙会组织、宗教、神话及象征性资源等)来深入社会底层的。
美国学者杜赞奇先生的《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是海外中国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作品,之前已经想读多时,刚好凭借这次社会学吧精读会共读的机会,把这本书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尽管专注于华北中国20世纪的乡村变迁,但杜老在这本书里,试图建构出一整套解释中国乡村变迁的理论体...
评分大四上学期的最后一篇习作,为怀念那段历久弥新的好日子,特意拿出来晒晒。 杜赞奇先生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立足于中国农村(江湖)与国家政权(庙堂)的互动关系如何开展博弈。文无义理不立,界定概念是澄清问题的首要步骤,作者明白语言不可...
评分通过许多学者的论述我们已经了解到,近代以前的中国与其说是官僚体制发达的帝国,不如说是共同文化心理维系的一个“天下”,其中央集权的力量一般只能到达县一级,而往下的基础政治结构则与其上迥然相异;现代国家的全面权力架构也为我们所熟悉。那么在近代中国,原来的“天下...
评分本书充分利用“满铁”在华北地区的调查资料,重点研究了20世纪上半叶国家政权的扩张对华北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影响,从历史和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权力的文化网络”和“国家政权的内卷化”这两个核心概念对这一时期村庄领导层地位的变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探讨中国国家政...
评分当第二遍翻完这本薄薄的《文化、权利与国家》,掩上书意欲在脑海中找出点高明见解,可还是一片混沌的时候,我真的有点害怕了。这些日子各种老少中青读物不算少看,可一旦要表达,脑袋就死机,乃至上次统计课上面对一个弱智问题竟然无比弱智地懵了几分钟,硬是一直等到老师吩...
这书很正点。。。可惜有一些翻译错误,居然把布迪厄译成了布罗代尔……还是加了Pierre的。。
评分非常喜欢这种有理论架构的史学著作。想了解中国乡村应该读这本书而不是《乡土中国》
评分杜赞奇的两本名著都看完了,这本要比那本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好看,内容实在有说服力,而且研究的是华北,看起来还蛮亲切。杜使用了权利的文化网络这个概念,感觉有点布迪厄的场域和资本的意思。政权内卷化从概念到翻译都没有什么新意,不过却是个关键变量。营利性经济和保护性经纪的划分有些意思。作者最用自己的理论解释天共是如何成功的还是略略有些厉害的,跟当年裴宜理最后的落脚点有些相似。
评分鸣谢:张小羊
评分才疏学浅,我实在是读不懂。作者好像是拿一些常识奉作学术真理。文中的结论下得太大胆了,即使是已经在开头部分做了材料假设与预定,基本没有一手史料,全篇几乎都是转引和极其大胆的猜测,概念玩得很溜,溜得让人抓不着逻辑反而显得自己很高级。而且我总觉得羊人研究历史总喜欢去规范过去的社会,提出各种名词与理论,玩得一套一套的。 …… 读了结语才能明白点意思,以后还会重温一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