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所呈現的是有關1949—1994年間中國城市社會分層過程的係統研究。根據中國20個城市的居民樣本的生活史,本書討論瞭兩個主題:(1)在國傢社會主義下,中國城市中的再分配與社會分層間的相互作用,特彆是國傢及國傢政策在教育獲得、勞動就業、組織中的晉升、明顯的和潛在的經濟利益分布等領域對個人生活機遇的影響;(2)對於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轉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評估。作者在詮釋國傢社會主義中國45年曆史的變化和持續性時,融閤瞭社會學分析和對於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為止,這是關於中國社會分層最全麵和最嚴謹的研究。
周雪光,1982年復旦大學本科畢業,1981年參加南開大學社會學班培訓,1991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博士畢業。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杜剋大學社會學係、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組織管理係任教。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從事組織社會學和社會分層領域的研究工作,其主要研究成果發錶在《美國社會學評論》、《美國社會學學刊》、《社會力》、《行政科學季刊》、《組織科學》、《比較政治研究》等期刊上。
郝大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物理係本科畢業,1992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係,1995年、2001年先後獲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分層與流動,主要教學領域為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
信息补充涉及两篇文章: 周雪光老师发在ASR上的文章(见:Zhou, Xueguang and Liren Hou. 1999.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tat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12-36.) 谢宇老师收录在《社...
評分信息补充涉及两篇文章: 周雪光老师发在ASR上的文章(见:Zhou, Xueguang and Liren Hou. 1999.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tat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12-36.) 谢宇老师收录在《社...
評分信息补充涉及两篇文章: 周雪光老师发在ASR上的文章(见:Zhou, Xueguang and Liren Hou. 1999.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tat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12-36.) 谢宇老师收录在《社...
評分信息补充涉及两篇文章: 周雪光老师发在ASR上的文章(见:Zhou, Xueguang and Liren Hou. 1999.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tat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12-36.) 谢宇老师收录在《社...
評分信息补充涉及两篇文章: 周雪光老师发在ASR上的文章(见:Zhou, Xueguang and Liren Hou. 1999. “Children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Stat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4: 12-36.) 谢宇老师收录在《社...
二刷,除瞭論述有點翻來覆去車軲轆話太多,提煉文獻和找比較點的敏感性還是要學習
评分定量研究方法手冊。
评分毛為瞭保持一個平等的社會,不惜發動運動砸碎開始固化的官僚階層。他想在人間造烏托邦,這隻能失敗。 老爸認同毛的烏托邦理念直到78歲,去年我砸碎瞭他的想法,盡管我繼承瞭他的理想主義,但四十年的現實讓我頭破血流,中和瞭我的理想主義 中國還有科舉製打破貴族製度,很多國傢(歐美日韓)的貴族製度從來沒有被打破過,但正如貴族製的伴生物是貴族階層,科舉製的伴生物是官僚權貴階層,市場的伴生物是資産階級,卡裏斯瑪權威與官僚階層對抗都失敗瞭
评分周雪光早期的研究。該書的大部分結論現在看來可能平淡無奇,但所展示齣的嚴謹的社會科學方法卻是國內“印象式”的研究所缺乏的。
评分二刷,除瞭論述有點翻來覆去車軲轆話太多,提煉文獻和找比較點的敏感性還是要學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