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从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混乱、不确定,提供人心灵皈依的传统的宗教式微,联结人们情感纽带的社区慢慢消失,就连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现代文明的启蒙理性也遭到了质疑,人人渴望被爱、渴望救赎。凡是踏上现代化转型之路的国家无一幸免这一心灵的疾病,即便在今天的中国,离发达、现代化等词语还想去甚远的中国,情形也是如此。
新时代对中国的巨大影响可能要在今后的几十年更加明显。不过,人们赤裸裸的灵性饥渴已经在风起云涌的各类灵性培训中显现。新时代时以反宗教的面目出现的,其核心却是宗教,它指向的是人的救赎。痛苦的现代人要喜悦,要宁静,要超越,要光和爱,要众生一体。而荣格似乎是一个最好的、现成的答案提供者。没有哪一位心理学家像他这样,将东西方的智慧融会贯通,没有哪一个高僧大德像他这样精通理论知识。然而,倘若荣格在世的话,他可能要给新时代,给卷入新时代灵性的人当头一棒。他提出的问题也是很多关注心灵的人共同的疑惑:
何谓众生一体?当一个人进入一体性的融合、喜悦的海洋中,是否是对现世的逃避?
当我们感到神性的火花在内在爆燃,这种无限性是否会将我们引向狂妄自大?
上帝死后,你只能自己救赎自己。那么你是谁?你和他人是什么样的关系?
声势浩大的新时代运动在短短四十年的时间里席卷全球。众多新时代人士将荣格奉为他们的教父,对荣格学说中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膜拜有加。作者在本书中指出,新时代在某些方面继承了荣格,而在另一些方面对荣格有着严重的歪曲。在作者看来,新时代是对父系式的、强调理性的西方文明的补偿,但仍处于“灵性幼稚园”阶段,未能深刻反省自身。
大卫•戴西(David Tacey),是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副教授,讲授文学和深度心理学。他出生在墨尔本,深受土著人的文化、宗教和宇宙论的影响。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师从美国心理学家、荣格学者詹姆斯•希尔曼(James Hillman)。大卫•戴西对荣格及其心理学有着深入的研究。著有8本书,包括《灵性革命》(The Spirituality Revolution)、《如何读荣格》(How to Read Jung)、《重塑男人,荣格的灵性和社会变革》(Remaking Men: Jung, Spirituality and Social Change)。
长久以来,荣格被列为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因为在过去的30年来,人们一直将荣格与新时代灵性运动联系在一起,然而,荣格与这场运动之间的关系却是很微妙的。新时代的支持者们尊崇荣格为奠基者,然而荣格派心理分析师却否认荣格与这场运动的联系。那么荣格与新时代究竟有...
评分个人最初知道荣格这个名字,是在一些文学评论的书里。而且,书中多数是将荣格在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应用在对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里,所以,我倒是歪打正着,是先认同了荣格在科学方面的贡献(P132)~~,然后才了解到,他被新时代运动推上了风口浪尖,“被代言”那些他自己明确...
评分作者:王雅 “‘新时代’赤裸裸地表达出人类的灵性饥渴。它强迫我们注意被西方宗教压抑和忽视的事物,最终却创造出一种灵性消费主义。”——在这本书的封皮上印着这一段话。 荣格吸引我,“新时代”也吸引我。我买了这本书。而当发现它是讲“新时代”如何误读了荣格这件事后,...
评分作者:王雅 “‘新时代’赤裸裸地表达出人类的灵性饥渴。它强迫我们注意被西方宗教压抑和忽视的事物,最终却创造出一种灵性消费主义。”——在这本书的封皮上印着这一段话。 荣格吸引我,“新时代”也吸引我。我买了这本书。而当发现它是讲“新时代”如何误读了荣格这件事后,...
评分《荣格与新时代》:捍卫荣格的纯正性 《荣格与新时代》这本书是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世图心理”冰山系的第二册,出版于2015年2月。饶有趣味的是,这一套系列里的丛书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用一个调子说话,有的完全是大相径庭,甚至这本书里把另一本书攻击得一无是处。 《荣...
带劲啊 满篇都是对如今烂大街的仁波切的批判
评分带劲啊 满篇都是对如今烂大街的仁波切的批判
评分对荣格的本质和新时代运动的局限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美国精神的正面和负面价值有着一针见血的批判
评分荣格和弗洛伊德的书在排队,这本是前几本
评分荣格是很晦涩的,新时代的思想也是很杂乱的――试图将两者理清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不知道是作品本身还是翻译问题,亦或是我的理解水平有限,文本不够有清晰的条理,荣格或新时代的原著都比这本书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