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互联网 思维 知识 大数据 社会学 科普 网络生活 美国
发表于2025-01-22
知识的边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数据时代反思知识
因为事实不再是事实,专家随处可见
所有确定性都被连根拔起,话题再无边界,没有人对任何事情能达成一致。
在互联网的引领下,知识现在已经具有了社交性,流动且开放。温伯格向我们展示了这些特点如何可以为我们所用。
——马克•贝尼奥夫(云计算之父,著有《云攻略》)
这本富有洞见的著作,奠定了温伯格作为数字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地位。如果你想要理解信息洪流涌动对于我们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那么这本书就是你一直在寻找的指南。
——丹尼尔•H.平克(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思想家之一,著有《驱动力》和《全新思维》)
《知识的边界》是温伯格的力作,他将无数微小的争论——信息过载、回声室效应、大众的智慧——整合成了如何在知识网络化时代生活和工作的一种洞见。
——克莱•舍基(互联网革命的伟大思考者,著有《人人时代》和《认知盈余》)
《知识的边界》(现今最了解互联网信息结构的学者戴维•温伯格最强力作,告诉你互联网让你更聪明了还是更笨了?)
曾经,我们知道怎么去获取知识。我们的答案来自于书籍或者专家。我们会确定事实,继续前进。而在网络时代,知识已经进入了网络中,出现了史上最多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不同的。所有确定性都被连根拔起,话题再无边界,没有人对任何事情能达成一致。
然而,对于知识的捕猎者而言,这是最好的时期——如果你知道如何获取知识的话。作者在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网络化的知识(networked knowledge)如何增进对商界、科学界、教育界和政府的理解,并且,和人们不得不依赖传统专业知识来源的时代相比,它又怎样做到令人们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这本开创性的著作,动摇了我们知识观的基础——从事实的作用到书籍的价值到专家的权威性——为知识在互联世界的未来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愿景。
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资深研究员,长年为《连线》、《纽约时报》和《哈佛商业评论》等出版机构供稿,还经常担任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时事纵览》节目的特约评论员。作为营销顾问,他曾为多家《财富》500强公司、顶尖传媒企业 和诸多创意独具的新创公司服务,还曾经担任霍华德·迪安(Howard Dean)总统选举团队的高级互联网顾问。 著有《小块松散组合》、《世界如此多姿多彩》、《新数字秩序的革命》,并与他人合著国际畅销书《市场就是谈话》。
译者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数字思想者和观察者,著有《网络为王》(1997)、《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2008)、《信息渴望自由》(2014)等,译有《数字化生存》(1996)、《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2009)、《认知盈余》(2011)等。
高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目前在媒体担任记者工作,多次赴欧洲交流采访,曾翻译出版小说《窒息》。
有点啰嗦,看看就好,不推荐买。
评分老外写的书往往虎头蛇尾
评分一部分有关互联网时代的知识新结构,也意味要换一种形式来让大脑理解和存储知识,另一部分,是详细讲述了知识的产生路径和类型,太多策略下的抉择
评分「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观点,但不可以有他自己的事实。」这句话真棒。另外,「过去的知识是一种停止点」的说法也超赞,而网络时代的停止点,是你自己放弃点开下一个相关页面时,才会出现。
评分老外写的书往往虎头蛇尾
原文来自酷口网::http://www.weqoocu.com/1074.html 说明 本书对知识的认识深刻,绝对是佳作,但是太多细节,逻辑零散,缺乏总结,读起来非常零散。不反复读3遍之上,很难掌握精髓。从公众号“向伟笔记”看到此书的笔记,进行加工,分享给大家 作者 戴维•温伯格(David We...
评分首先吐槽一下本书的局限: 1. 作为论据的历史和案例可略读或不读,不然很容易分散你的思路; 2. 后半部分很多在重复前文观点,当然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作者在强调并加深你的记忆。 以上两点也是本类畅销书的通病,如《黑天鹅》、《反脆弱》、《异类》和《引爆点》等,但不阻碍它们...
评分1835年,达尔文还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他乘坐“小猎犬号”游轮经过加拉帕格斯群岛。在那里,他在软体动物的壳里发现了一种微小的藤壶寄生虫,要知道这是非常罕见的,因为它们通常依附于石头上。在进一步检查这些寄生虫时,他发现了一些外表看起来极其类似甲壳纲幼虫的小幼虫,...
评分书的密度不太大,却也没有太疏松到让人大段跳读。(好吧我承认后半本跳读了好些,因为很多与前半本重复的内容) 作者从另一角度来看待知识,说到当金字塔形的结构不再是创造知识的好方式,当对知识做减法由于储存极易而不再兴盛时,面对这样的量级,我们历史上用过的办法...
评分作者全篇反驳《浅薄》书中的观点:互联网让人变得更浅薄。 作者想说:互联网让人变得更智慧。但我认为两本书中想讨论的主体并不一样。浅薄中的“人”指的是个人。而本书中的“人”是人类。诚然,网络化的知识让人类的知识总量呈几何形式的爆发,精英们在互联网的便利中获益,但...
知识的边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