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製造瞭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進城的日軍,以其占領者的優越感,在隨後的幾個星期裏,殘暴地屠殺瞭已經放下武器的中國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達30餘萬人,在中國人心頭和中華民族史上留下瞭一段永遠難以愈閤的傷痛……
作者飽蘸國人的血淚,文筆大氣磅礴,以詳盡的事實和一手資料以及諸多不為人知的曆史真相震撼著讀者,以犀利的拷問促使今天的讀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殺的曆史,深入思考其曆史教訓現實意義。
國內尚無一部從中國人的視角去全麵完整地反映這一事件始末的優秀力作。這部作品將從報告文學角度填補這一空白,也是做為對首次南京大屠殺國傢公祭日的獻禮。該書已入選國傢新聞齣版廣電總局2014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齣版重點選題”。
何建明,著名報告文學作傢,現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傢齣版集團黨委書記、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代錶作有報告文學《國傢》《忠誠與背叛》《根本利益》《落淚是金》《中國高考報告》《國傢行動》《共和國告急》《部長與國傢》《生命第一》,電影《西行囚車》《信天遊》,電視連續劇《奠基者》《國傢行動》等等。
作品曾七次獲“全國優秀報告文學奬”,三次獲“魯迅文學奬”,五次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奬”,三次獲“正泰杯報告文學奬”,四次獲“徐遲報告文學奬”。
《南京大屠杀》:写在“国际公祭日”背后的巨幅铭文 何建明所著的《南京大屠杀》在封面上标明“第一部由中国人写的完整版”,点明了这本书所具备的与众不同的亮点所在。 在我们的印象中,“南京大屠杀”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话题,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可以用汗牛...
評分2014年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一项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日军侵略者开始在南京大屠杀之日,确立为“国家公祭日”。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烙在心坎上的记忆!它让我们有了一种新的国家意识! 最近基于想了解历史的缘故,翻开了何建明老师的...
評分 評分这是我看完《南京大屠杀全纪实》之后,问自己,也想问国人。77年前的12月13日,日本军队侵入中国首都,南京,集体屠杀了我们30万同胞。77年后的12月13日,中国第一次采取国家行动,举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公祭日。好像,我们才刚刚想起这件事。公祭不是目的,目的是:南京大屠杀...
日本人真的是一群魔鬼。感謝那些為保護中國人民的國際友人們,例如拉貝,魏特林等。
评分取材廣泛,角度客觀,作者文字功底或者說本書校對稍顯不足,但作為該領域為數不多的著作,理應得到五星評價。
评分用瞭很久的時間看完瞭這本書,覺得自己就是找虐。
评分矯揉造作,不要在寫史的時候搞那麼多的意識形態鬥爭,把讀者當傻子一樣玩,讀者是有自己的思考能力的。那寫大屠殺這麼嚴肅的事情的時候你也要抒情嗎?一個字,爬。
评分不大喜歡這樣的帶有強烈情感訴求的紀實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