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台湾这些年2

我们台湾这些年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人民出版社
作者:廖信忠
出品人:读客文化
页数:2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15
价格:3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4140623
丛书系列:我们台湾这些年
图书标签:
  • 台湾
  • 历史
  • 社会
  • 廖信忠
  • 纪录
  • 文化
  • 随笔
  • 生活
  • 台湾历史
  • 两岸关系
  • 社会变迁
  • 个人回忆
  • 文化认同
  • 时代记录
  • 民间视角
  • 政治观察
  • 生活点滴
  • 变迁之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讲述30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

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蒋氏家族,对台湾人来说有不寻常的意义:蒋介石被说成是“龟精”转世;蒋经国总是一席夹克走天下;蒋孝文狂妄嚣张,喜欢乱来;蒋孝武被“江南案”影响了一生;蒋孝勇虽然性格收敛。台湾族群里,有让人同情的老荣民,也有比《宝岛一村》更真实的眷村生活;台湾教科书上不但有蒋介石的励志故事,更有匪夷所思的地理课题;在金门和马祖当兵,还会冒出“无头部队”和“水鬼”的传说;在浩瀚的书籍和歌曲中,有很多都已经改了名字,甚至被禁,远离人耳目。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真是酸甜苦辣,冷暖自知。在这本书里,我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讲述三十多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与小八卦,与您分享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作者简介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目录信息

第一部 从“关着门的台湾”到“打开门的台湾”
003 钢笔或汽水瓶都有可能是炸弹
008 调侃“军民同胞们”的《大力水手》
011 很多人都成了马克思的亲戚
017 地方选举舞弊
020 扫地的校工成为“国民大会代表”
025 神明证明你拿了我的钱……
027 代夫出征说“老娘我”
029 “艋舺”那时还没有“太子帮”
032 民 × 党到民进党
034 “嘉年华”般的街头运动
037 采访大陆及开放大陆探亲
040 “山中传奇”和“植物人”代表
042 “要游行可以,只要不妨碍交通”
044 农民到街头“打游击”
047 20 世纪 80 年代,大家开始有钱了
050 “国会”改选,李登辉读《圣经》寻求力量
054 跟大拜拜一样的“国是会议”
058 “二条一”:让人无可奈何的叛乱条例
061 在 KTV 不能通宵 K 歌?
064 摆平非主流派,李登辉好手段
066 地下电台与“全民出租车”
068 政治流行语 :有那么严重吗?
第二部 蒋氏家族
073 蒋介石是“龟精”转世?
076 “我最尊敬的人”和“我的志愿”
079 生命的意义 :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082 “蒋公铜像”:戒严年代唯一的公共艺术
085 “勿忘在莒”变成“勿望再举”
089 蒋经国的“微服私访”:一袭夹克走天下
092 简朴之风——“梅花餐”
095 琼瑶剧里出现蒋经国的脸
100 核武器被美国人没收
103 部下兵变,连累蒋纬国不升官
107 喜欢乱来的蒋孝文
109 “江南案”影响蒋孝武的一生
111 蒋孝勇 1996 年回浙江奉化
113 蒋经国那两个温和的私生子
第三部 族群
119 把自己的另一半称为“牵手”
123 “台湾钱,淹脚目”
126 “林投姐”和“周成过台湾”的传说
130 番薯、水牛、闽南人
134 二十五淑女墓
137 49 年“国军”入台 :一个打酱油都会改变命运的时代
140 眷村 :没有血缘的家人
144 眷村饮食,有你吃过的牛肉面和永和豆浆
147 《宝岛一村》的乌托邦
150 荣民 :从部队到工程队
154 过了适婚年龄的“老芋仔”
158 “我想跟我娘抱抱”激发了开放大陆探亲
163 是“本地人”,也是“台湾人”
167 澎湖案 :校长和部分学生被枪决
170 “相对剥夺感”与“彼此适应”
173 老荣民的凄凉晚年
176 “吴凤故事”的巨大影响力
179 “汤英伸案”让台湾重视少数民族问题
183 有没有真正理解少数民族?
186 什么?他居然是客家人?
188 从康熙年间说起
191 说说天地会的故事 :林爽文起义
195 为赢选举,争说自己是客家人
第四部 台湾过去的政治教育
203 汉语普及与“党化教育”
206 中小学考试都考“反攻大业”
209 上了中学,你就是“准军人”
212 课本上关于“蒋总统”的种种“事迹”
215 学校老师常用批判态度教“三民主义”
219 匪夷所思的地理课题
222 “太原五百完人”
226 《南海血书》的创作真相
第五部 金门与马祖
235 当兵的都不想抽到“金马奖”
238 在金、马当兵的“水鬼”传说
241 “蒋公”夜会“无头部队”
244 与“水鬼”换烟
248 金门的酒、福利和广播站
第六部 禁歌与禁书
255 从“保卫大台湾”到“包围打台湾”
259 “东洋味”与“苦酒满杯”
263 台湾没有野花 台湾没有鸡
266 被改歌词的民歌与“禁歌之王”
271 从读书会到私藏禁书
274 我们叫巴金为“巴克”
278 小孩帮大人买“党外杂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关于旅游我有一点想法,那就是要了解一个地方,你得花大把的时间呆在那里,走马观花是不成的。说起来我就很羡慕我的一个同学,他读博士的时候获得了一次交流机会,去台湾一年,这个时间跨度,我想是了解台湾,甚至只是了解台北的一个起码的底线了。那如果你在一个地方生...  

评分

《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本类似于编年体的书,从作者诞生的1977年开始,一年一年的写下去,一直写到2009年。记录了30多年来台湾的沧桑巨变,当时却是有轰动,我记得我当时是买过这本书的,但是还没有读完就不知道被谁借走,下落不明,所以很多内容记得都不真切了。 转眼5年过去...  

评分

读后感:历史本无新事 ----- 戒严令下只关心赚钱,只想着吃喝玩乐的人们. 混乱而喧嚣,每个人都想要发声的80年代. 经济高速增长,中产阶级有了闲钱,社会分化大,而又松绑,人们走上街头,各类社团和族群纷纷争取自己的利益. 风格草根的地下电台,很重视互动和情绪的表达,很受基层民...  

评分

从飞机落在桃园机场的那刻,我的心就留在了台湾。一年内两次入台,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了台湾的毒。破破的小楼,简单的街道,旧旧的列车。一点也不是我想象中的大都市。深深让我迷恋的是台湾人的笑,礼貌还有做自己的勇气。 《我们台湾这些年2》把1977至今台湾政改的故事娓...  

评分

那还是小时候,乡邻家来了位台湾回来的人。 小小山村几乎可以用得着“沸腾”来形容,只要与这位远归的人有一星半点亲缘的人都跑去看望。 这么热络,不仅是因为彼时乡村闭塞,也不仅是因为久别重逢。还因为,这个“台湾客”给每个人都发得有东西,即使是一条毛巾,也足够让人谈...  

用户评价

评分

也是另一种消费品

评分

一本博文汇编形式的书,纯写太多野史段子就无聊了,还是得多谈谈日常生活

评分

作者太想接地气,略过头。

评分

第一部的狗尾续貂之作。不仅很多内容与第一部相重复,而且文字上显得敷衍读者,挑了些吸引眼球的媚俗话题来讲。如果单纯想要了解台湾,想找本轻松的书籍来阅读的话,那只用读第一本就可以了。

评分

这里有大历史碾过的痕迹,这里有温良恭俭让的人民,这里保存了我们的过去,也预示了我们的未来,台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