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洪子誠教授在北大開設“近年詩歌選讀”討論課,分析討論張棗、王傢新、臧棣、歐陽江河、翟永明、呂德安、孫文波、蕭開愚、西川、韓東、柏樺、張曙光、於堅、陳東東等的詩,本書根據課程錄音整理。對於把握中國90年代詩歌重要詩人的創作,瞭解這個時期詩歌藝術探索趨嚮,以及思考詩歌解讀的理念、方法,本書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書2002年初版,這次再版,做瞭一些壓縮、修訂。
洪子誠,1939年生,廣東揭陽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副院長。著有《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新詩史》(與劉登翰閤著)、《問題與方法》《學習對詩說話》等。主編“新詩研究叢書”“漢園新詩批評文叢”等叢書,與程光煒共同主編《朦朧詩新編》《第三代詩新編》《中國新詩大典》。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诸种形式里,诗歌具有显赫地位。唐诗宋词的成就姑且不论,即使在繁荣于明清时代的小说里,作家们也常常“以诗为证”,借诗歌阐发伦理教义,为故事寻找立足根据,视诗歌为正宗,不敢稍有逾矩。当新诗的倡导者一反传统的审美范式而标新立异时,遭致一片非...
評分离开课堂久了,难免有些向往,无论好生差生,总会回想着过去时日,如诗年纪。无从回去,只能魂牵梦萦。最近读了一本书《在北大课堂读诗》,不仅让我重新忆起当日师长风采,又对当代诗歌有了些许认识。 2001年,洪子诚教授在北大开设“近年诗歌选读讨论课”,课...
評分“新诗其实是个很丑很丑的女人,但是有人给她涂脂抹粉,穿上皇帝的新衣,让她坐进花轿里;给她抬轿子的有三个人,一个是谢冕,一个是孙玉石,一个是洪子诚;前面还有两个吹鼓手,一个是臧棣,一个是胡续冬……” 说这话的,赫然是这本《在北大课堂读诗》主编洪子诚的弟子,在...
評分看《在北大课堂读诗》这本书,起初是被书的名字所吸引,其次是这本书的封面我很喜欢,简单、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同时纸张也很不错。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翻开这本书,第一件事就是直接翻到书尾,看看书尾写了什么?书尾没有多少让我惊喜,附上的是九十年代...
評分看《在北大课堂读诗》这本书,起初是被书的名字所吸引,其次是这本书的封面我很喜欢,简单、清晰、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同时纸张也很不错。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翻开这本书,第一件事就是直接翻到书尾,看看书尾写了什么?书尾没有多少让我惊喜,附上的是九十年代...
9.5
评分詩、思、史。
评分有爭論,有辨析,解讀很細緻,非常好;“經驗讀者”和“普通讀者”就是不一樣,餘生好好讀詩,爭取變成“經驗讀者”
评分當代詩歌。非常好的形式,以公開課實錄的形式,發現瞭並且解決瞭很多疑惑,也讓我對於讀詩的態度更加的平和。讀得進去,但是有地方有痛苦。經過陣痛雖然隻是匆匆翻完但可以說受益太多:首先大緻的詩歌史框架有半個,加深瞭明確瞭自己的反結構/闡釋傾嚮,找到瞭一些看著舒服的詩人:張棗、韓東、蕭開愚、西川、柏樺,當然隻是建立在代錶作之上的理解,還是很淺。歐陽江河這類的總感覺就是在玩弄文字遊戲,把乾枯的漢字玩齣花來(建立在詩歌史上進行理解可以理解),不符閤我的現在的審美情趣。話說看不下去就彆看咯,也不是做學術嘛。這本書之後可能會遠離一下新詩——感覺自己腦袋裏塞滿瞭各種繁瑣的解讀,需要迴到四十年代洗洗腦子。話說文學史也真是大坑,各類術語理解不能。最好的當代詩入門書籍瞭吧。
评分選瞭好些我不會想讀第二遍的詩,也不是我想象中的細讀,曆史感和理論感很重…不夠潔淨。像韓東那麼日常的詩人也硬選瞭首《甲乙》,我還是去讀伊格爾頓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