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子诚,1939年生,广东揭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著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问题与方法》《学习对诗说话》等。主编“新诗研究丛书”“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等丛书,与程光炜共同主编《朦胧诗新编》《第三代诗新编》《中国新诗大典》。
2001年,洪子诚教授在北大开设“近年诗歌选读”讨论课,分析讨论张枣、王家新、臧棣、欧阳江河、翟永明、吕德安、孙文波、萧开愚、西川、韩东、柏桦、张曙光、于坚、陈东东等的诗,本书根据课程录音整理。对于把握中国90年代诗歌重要诗人的创作,了解这个时期诗歌艺术探索趋向,以及思考诗歌解读的理念、方法,本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书2002年初版,这次再版,做了一些压缩、修订。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诸种形式里,诗歌具有显赫地位。唐诗宋词的成就姑且不论,即使在繁荣于明清时代的小说里,作家们也常常“以诗为证”,借诗歌阐发伦理教义,为故事寻找立足根据,视诗歌为正宗,不敢稍有逾矩。当新诗的倡导者一反传统的审美范式而标新立异时,遭致一片非...
评分解读,也是一个难题 文/泊南 洪子诚是位有性情的学者,他说 “研究者首先应该做的工作也许是反省自己的认识能力”。这样一位严谨的学者,在浮躁的社会中沉沉浮浮,始终不改初心,实在难能可贵。 作者选了15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通过对诗歌的...
评分在这里,重读新诗 ——读《在北大课堂读诗》 文/阳光漫天10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我们对诗都不陌生,从少时耳濡的古诗“从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广为愿景的近代诗...
评分是在北大课堂读诗,而不是读的诗,因此重点还在读诗的这个过程上。所以这本书的抱负,再准确一点,是在“读”上。想学“读诗”的人,可于此借鉴一种方式,在书里的最后一堂课上,大家也探讨了一学期的细读课“细读文本”方式本身,洪老师说,细读这种方式本身也许也是值得怀疑...
评分看完别人怎么评析诗歌的,我承认他们不都是乱写的。。。囧
评分忘了标了。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是里尔克、布罗茨基、张枣那种咂摸词句的细读法,我觉得老爷子们搞错方向了,愣是把鉴赏搞成释典了
评分看完别人怎么评析诗歌的,我承认他们不都是乱写的。。。囧
评分补标记,当时陈超建周师现代诗鉴赏选修课的参考书之一。
评分诗、思、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