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洪子诚教授在北大开设“近年诗歌选读”讨论课,分析讨论张枣、王家新、臧棣、欧阳江河、翟永明、吕德安、孙文波、萧开愚、西川、韩东、柏桦、张曙光、于坚、陈东东等的诗,本书根据课程录音整理。对于把握中国90年代诗歌重要诗人的创作,了解这个时期诗歌艺术探索趋向,以及思考诗歌解读的理念、方法,本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书2002年初版,这次再版,做了一些压缩、修订。
洪子诚,1939年生,广东揭阳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著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新诗史》(与刘登翰合著)、《问题与方法》《学习对诗说话》等。主编“新诗研究丛书”“汉园新诗批评文丛”等丛书,与程光炜共同主编《朦胧诗新编》《第三代诗新编》《中国新诗大典》。
“新诗其实是个很丑很丑的女人,但是有人给她涂脂抹粉,穿上皇帝的新衣,让她坐进花轿里;给她抬轿子的有三个人,一个是谢冕,一个是孙玉石,一个是洪子诚;前面还有两个吹鼓手,一个是臧棣,一个是胡续冬……” 说这话的,赫然是这本《在北大课堂读诗》主编洪子诚的弟子,在...
评分在中国古典文学的诸种形式里,诗歌具有显赫地位。唐诗宋词的成就姑且不论,即使在繁荣于明清时代的小说里,作家们也常常“以诗为证”,借诗歌阐发伦理教义,为故事寻找立足根据,视诗歌为正宗,不敢稍有逾矩。当新诗的倡导者一反传统的审美范式而标新立异时,遭致一片非...
评分解读,也是一个难题 文/泊南 洪子诚是位有性情的学者,他说 “研究者首先应该做的工作也许是反省自己的认识能力”。这样一位严谨的学者,在浮躁的社会中沉沉浮浮,始终不改初心,实在难能可贵。 作者选了15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通过对诗歌的...
评分重大意义 看这本书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种情形。放学后和小伙伴们一起闯进一片竹林,对这里的寂静阴森感到敬畏和恐惧,脚下的败叶枯枝也可起到草木皆兵的效果。啪嗒,噼——啪!但正是因为它朦朦胧胧的黯淡光线,还有一种氤氲已久的混合着腐败与新生的气息让人好奇着迷。我们要分...
参与者水准良莠不齐,有些人故意使用一些貌似专业词汇来唬人:说空话,拽名词,车轱辘话,毫无必要的复杂化议题。新诗之所以不行,跟这些学院机构的家伙,卖弄炫技,无知无畏,不懂装懂,有极大关联。举个简单例子,这些人讨论福柯「知识型」的时候,连福柯的书都不引,还在那里瞎掰瞎扯,真是厉害。
评分讀過最好的詩歌分析。
评分诗、思、史。
评分讀過最好的詩歌分析。
评分当代诗歌。非常好的形式,以公开课实录的形式,发现了并且解决了很多疑惑,也让我对于读诗的态度更加的平和。读得进去,但是有地方有痛苦。经过阵痛虽然只是匆匆翻完但可以说受益太多:首先大致的诗歌史框架有半个,加深了明确了自己的反结构/阐释倾向,找到了一些看着舒服的诗人:张枣、韩东、萧开愚、西川、柏桦,当然只是建立在代表作之上的理解,还是很浅。欧阳江河这类的总感觉就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把干枯的汉字玩出花来(建立在诗歌史上进行理解可以理解),不符合我的现在的审美情趣。话说看不下去就别看咯,也不是做学术嘛。这本书之后可能会远离一下新诗——感觉自己脑袋里塞满了各种繁琐的解读,需要回到四十年代洗洗脑子。话说文学史也真是大坑,各类术语理解不能。最好的当代诗入门书籍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