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僻处可有人行?

幽僻处可有人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志扬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96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129.00
装帧:精装附别册
isbn号码:978720812555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张志扬
  • 随笔
  • 哲学
  • 散文
  • 文学
  • 电影
  • 中国文学
  • 中国
  • 哲学
  • 人生
  • 孤独
  • 探索
  • 存在
  • 隐逸
  • 思考
  • 人文
  • 意境
  • 远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汉语思想界最受敬重的书写者之一,张志扬先生三本“阅读经验”散文首次结集;

陈家琪、邓晓芒、陈嘉映、刘小枫、赵越胜、孙周兴等一代学人公认的永远的“大哥”;

随书附赠别册,特别收入2011年度十大好书《燃灯者》作者、旅法人文学者赵越胜先生两万字长文,温情回顾三十年手足之情,讲述那一代人的情感记忆,感人至深;

全书由设计师陆智昌操刀设计,首版即以精装版面世。

10岁解放,20岁失学,30岁坐牢,40岁入翰林,50岁南迁,天之涯,海之角……

白身布衣,会饮江湖,在夜行中迷途问津

人生、文学、电影三重妙门之内

尽是一位思想放逐者关于阅读的私家记忆

《幽僻处可有人行?——事件·文学·电影阅读经验》包括三本首次结集出版的散文集——《记忆中的影子回旋曲——事件阅读经验》、《维罗纳晚祷的钟声——小说阅读经验》和《E弦上的咏叹调——电影阅读经验》,书中,张志扬先生谈他传奇而曲折的生命历程、谈他阅读小说和电影的所思所感,彰显其哲学与生命相互碰撞的独特气质,同时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学人引导者的一生,可谓罕有而可贵的私人记忆读本。

作者简介

张志扬,即墨哲兰,1940年生于武汉,1980年进入学界,1994年南迁海南大学,任职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以来,其人为学之属乃既坚守学术个性又不断推进问题者。主要研究方向以“清理西方形而上学马厩”为始:

(1)重审西方形而上学的语言之维,得出“语言两不性”,即语言既不能证实本体也不能证伪本体,使本体论和虚无主义的所谓“两级摇摆”成为虚假对立;(2)追踪西方哲学史开端裂隙的“阴影之谷”,由此发掘其演变的“临界思想”资源,着重描述其“偶在”特性并提出非对立同一的悖论式“偶在论”;(3)先是为了消极地作为现代性理论的“检测与防御”机制,(4)后才意识到它的积极意义在于,既能审视还原自居“普世价值”的西方哲学不过是地中海区域以“功能性善”为其属性的“民族文化种性”表现,其向世界推进的“科学进化论”外表是“启蒙主义”实质是“殖民主义”的帝国梦想,又能审视复兴东方民族文化种性之驾驭技术理性或“神性”、或“德性”以救治西方技术化到非人属的物义论倾向。

循此以“归根复命”是焉。

目录信息

《记忆中的影子回旋曲——事件阅读经验》
目 录

一 一九八○年前
进入“文革”的身份:红,还是黑?—“文革叙事”三则
没有寄出的家书——摘自《狱中诗简十六首》
记忆中的“影子回旋曲”
奢侈的浪漫曲——记忆中的“影子回旋曲”之二
追求美在性格的选择与形成中的作用—《人的沉思》之二
从坐相看江湖中人——游记之一
1966 年天安门记忆
记忆中的一次忏悔
二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
垂帘——海、高跟鞋、垂帘
炊烟
夜的葬礼——听“七步鸟”叫
审美代启蒙——回忆上世纪80 年代初的“思想解放”为何“审美代启蒙”
忌恨
不避讳者的旁白
象征交换与死亡
“忏悔”的皈依
“我留着我的心在海德堡”——旅欧札记之二
三 二十一世纪最初十年
读“ 衰落”
给母亲画像——在母亲临终的日子
一段并不遥远的美学个案
读越胜《燃灯者》有感
拣尽寒枝不肯栖……
“梦后”——听米沙· 迈斯基的大提琴
维纳斯断臂之谜——萌萌的问题意识

《维罗纳晚祷的钟声——文学阅读经验》
目 录

读小说
维罗纳晚祷的钟声——读康· 巴乌斯托夫斯基《夜行的驿车》
无常的毁灭与不朽的生命——读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有感于个性和天才
生存的两难处境——读易卜生《罗斯莫庄》
卡夫卡距离——读卡夫卡《城堡》、《法门》、《圣旨》
心灵为何焦灼?——读茨威格《心灵的焦灼》
托尔斯泰走了——读茨威格《逃向苍天》
走出性的两难——王振武周年忌日与振武谈《古歌》
记取:超越死亡的与宽恕的……——从西蒙《我生命中那段忧伤的故事》说起
关于《当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现状及其问题》的信
读艺术
在返回感觉之根的途中—解柯尔维尔不可言说的焦虑
拒斥与神秘—评谷文达及其解读者
尺度与参照—关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问答二则
“把割伤手的刀包扎起来”—读波伊斯的装置艺术
用什么眼光看刘一原的“心象风景”?
抽象:自由,气韵,自由气韵?
“现代舞”还原只有一种路向吗?——从“中国现代舞路向”的评论看“思维语言定式”
技术全球化时代,艺术空间在哪里?

《E弦上的咏叹调——电影阅读经验》
目 录

母亲的死
视觉与思索——读《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与《放大》
找一个理由就能活——读《乡村医生》
性,活着的死亡意象——读电影《本能》的事实陈述
E 弦上的咏叹调——辨析《一颗冬天的心》中的两个音质
死去的是美黛莲——读《鹅毛笔》
电影《2046》印象
谁来忏悔?——读Absolution
阴郁的礼拜天(Gloomy Sunday)—读《布达佩斯之恋》
《暗算》中的不解之密—三个临风者之死
“升腾与坠落”:“二战”影片个案比较——德国占领下的法国与日本占领下的中国
肉体:没有灵魂的书写 灵魂:没有肉体的朗读
——小说《朗读者》与电影《生死朗读》 的一个西方传统隐喻
理想与罪——《香水》的象征域
机器人的梦空间(梦境也难逃?)
——《盗梦空间》与《山楂树之恋》随感
饥饿游戏——新罗马帝国的“罗马斗兽场”
西方影视政治伦理——电影札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张志扬:中国思想界的脚力 刘小枫 张志扬恐怕是我国学界学历最低的哲学教授——如今六十岁以上的教授,没有硕士、博士学位不算稀奇,因为我国到八十年代才初建三级学制,但张志扬连本科学位都没有…… 日本以数十万大军攻占武昌后的第三年(1940年),张志扬落脚在...  

评分

深圳商报特约撰稿 金敏华 张志扬,1940年生于武汉,1959年肄业于华中农业学院农业机械系专业,1962年进武汉钢铁公司第三业余中学任教,1980年考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7年调进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1994年调入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教...  

评分

张志扬:中国思想界的脚力 刘小枫 张志扬恐怕是我国学界学历最低的哲学教授——如今六十岁以上的教授,没有硕士、博士学位不算稀奇,因为我国到八十年代才初建三级学制,但张志扬连本科学位都没有…… 日本以数十万大军攻占武昌后的第三年(1940年),张志扬落脚在...  

评分

(本文摘自“行在边圻”的新浪博客:《哲学家张志扬老师七十华诞诗话会在汉举行》一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3853a0100bxhd.html ) 我接到通知的时候呢,已经时间很紧了,所以来不及写一首诗,加上我这个人比较笨,在这方面没有那种急智,所以呢,我...  

评分

张志扬:中国思想界的脚力 刘小枫 张志扬恐怕是我国学界学历最低的哲学教授——如今六十岁以上的教授,没有硕士、博士学位不算稀奇,因为我国到八十年代才初建三级学制,但张志扬连本科学位都没有…… 日本以数十万大军攻占武昌后的第三年(1940年),张志扬落脚在...  

用户评价

评分

三本打包卖,而且许多旧文观点重复,应该再精简点啦,可能是期望值太高啦。

评分

选读,赵越胜的文章也很好哈哈

评分

陈家琪、邓晓芒、陈嘉映、刘小枫、赵越胜、孙周兴等一代学人公认的永远的“大哥”,张志扬,即墨哲兰。2016-4-29

评分

可以翻翻

评分

感觉文字偏重情绪化,特别是关于西方文化和好莱坞电影的评论,民族偏见非常重,自带大字报节奏。除去以上部分,其他尚可,对历史的反思和认识等。抵制西方“文化侵略”的“良方”其实就是弘扬传统文化。文风自带翻译腔,语言障碍挺多,有时只好囫囵略过。被他的反美情绪雷倒了……什么都归罪于现代化、技术理性、美帝霸权主义、物化……总之一句话,都是科技发展的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