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至阿奎那)

中世纪(至阿奎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沃格林
出品人:
页数:344
译者:叶颖
出版时间:2019-8-1
价格:7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81012
丛书系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沃格林集
图书标签:
  • 政治哲学
  • 沃格林
  • 思想史
  • 政治学
  • 历史
  • **J经典与解释**
  • 经典与解释
  • 社会学
  • 中世纪
  • 哲学
  • 阿奎那
  • 基督教
  • 历史
  • 欧洲
  • 思想史
  • 宗教
  • 经院哲学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政治观念史稿》全面揭示西方政治观念的历史脉络,是政治观念史与政治史结合的卓越尝试。

第二卷《中世纪(至阿奎那)》首先勾勒出一个总体的时代框架,随后具体分析三个主要的具有整体性的符号(神圣罗马帝国、教会神秘体和基督王国)如何在中世纪早期大致维持均衡,以及主教叙任权之争逐渐打破这种均衡。

本卷所讨论的各色人物充分展示了基督教与哲学在这一时期的政治意蕴,以及13世纪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圣托马斯·阿奎那如何致力让世俗力量与精神遗产实现平衡。

作者扫除了以往的中世纪政治思想研究中的种种陈词滥调和泛泛之论,促使我们着眼于赋予中世纪以独特性的那些经验根基。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埃里克·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美籍奥地利历史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20世纪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用尤金·韦伯的话说,沃格林“将复杂的哲学反思与具洞察力的历史探询融为一体,把认知、理解、存在的开放性以及洞见的深度结合起来,并由此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历史哲学家”。

译者简介:

叶颖,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要研究西方政治哲学,目前致力于对包括沃格林在内的古典主义政治哲学流派的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译有《政治观念史稿(卷二):中世纪(至阿奎那)》、《秩序与历史(卷四):天下时代》,合作翻译《秩序与历史(卷一):以色列与启示》。

目录信息

中译本前言(叶颖)
英文版编者导言
第三部分 神圣帝国
第一章 导言
一 中世纪的总体结构
二 移民
三 西方的孤立
四 精神政治
五 观念呈现的结果
一 帝国的兴起
第二章 移民时代的日耳曼部族
一 日耳曼神话的总体结构
二 法兰克神话
三 东哥特神话
四 勃艮第神话:失败神话
五 此后日耳曼观念史中的失败神话
六 王权与民族生存
七 后世法国观念史中的王权理论
第三章 新帝国
一 帝国的转移
二 格拉西乌斯:精神权力与世俗权力的分立
三 西方对君士坦丁堡政策的反应
四 拜占庭权力在西方的瓦解
五 罗马帝国在移民时代的法制建设
六 教廷与法兰克王权的亲善
七 查理大帝的加冕
八 君士坦丁捐赠
九 领地教会:公元802年的法典
十 西方与拜占庭在帝国动力上的差异
十一 王权人士融入神秘体
十二 修道院:圣本笃守则
第四章 第一次改革
一 一种召唤的成长
二 修道院改革的浪潮
三 属灵战士
四 主教叙任权之争
五 洪贝特枢机主教
六 《约克论集》
二 时代的结构
第五章 导论
一 新势力
二 新兴时代
三 世俗秩序问题
四 主要问题
第六章 萨利斯伯瑞的约翰
一 新性格学
二 封建主义
三 国家
四 诛杀暴君
第七章 约阿希姆
一 基督教历史的结构
二 三个王国
三 新政治思辨中的经常性因素
四 自主人的兄弟情谊
第八章 圣方济各
一 《美德颂》
二 清贫生活
三 顺服于教会
四 俗人教会
五 与基督—自然保持一致
六 此世基督
第九章 弗里德里希二世
一 帝国的突变
二 《梅尔菲宪章》
三 凯撒式基督教
第十章 法
一 西方法与罗马法
二 罗马法神话
三 博洛尼亚复兴
四 复兴的效果
五 英诺森三世的《教宗慎思》
第十一章 德布拉邦
一 亚里士多德主义
二 哲学
三 知识分子
四 清贫
五 结论:政治复兴的基础
三 高潮
第十二章 阿奎那
一 历史
二 政治
三 法
四 结论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基督教帝国观念的需要,皇帝与教皇的地理距离、外围的迁徙造成帝国转移的需要,格拉西乌斯原则经受了多种历史存在的张力,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与菲尔热的约阿希姆、圣方济,以及腓特烈二世,理性、哲学与信仰的突兀,德布拉邦的无为状态,圣徒镌刻的阿奎那-理性的超自然体系的动力...

评分

沃格林的著作有一种固定的模式,这个模式就是经常在他书中出现的一个词汇:存在的飞跃(leap of being)。他讲解的一个时代,在花费大量篇幅介绍该时代的主要表象,社会结构模式、权力的来源、思想侧重的方面,最后使这个时代陷入困顿的洪流是什么,又是什么力量将其摧毁,进入...  

评分

沃格林的著作有一种固定的模式,这个模式就是经常在他书中出现的一个词汇:存在的飞跃(leap of being)。他讲解的一个时代,在花费大量篇幅介绍该时代的主要表象,社会结构模式、权力的来源、思想侧重的方面,最后使这个时代陷入困顿的洪流是什么,又是什么力量将其摧毁,进入...  

评分

基督教帝国观念的需要,皇帝与教皇的地理距离、外围的迁徙造成帝国转移的需要,格拉西乌斯原则经受了多种历史存在的张力,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与菲尔热的约阿希姆、圣方济,以及腓特烈二世,理性、哲学与信仰的突兀,德布拉邦的无为状态,圣徒镌刻的阿奎那-理性的超自然体系的动力...

评分

基督教帝国观念的需要,皇帝与教皇的地理距离、外围的迁徙造成帝国转移的需要,格拉西乌斯原则经受了多种历史存在的张力,索尔兹伯里的约翰与菲尔热的约阿希姆、圣方济,以及腓特烈二世,理性、哲学与信仰的突兀,德布拉邦的无为状态,圣徒镌刻的阿奎那-理性的超自然体系的动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清晰,不过恕我对这段历史不太感兴趣了解也不多。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不要错过这本。

评分

很清晰,不过恕我对这段历史不太感兴趣了解也不多。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不要错过这本。

评分

沃格林认为查理曼帝国的出现和主教叙任权的问题对本书涉及的政治观念起到重要影响。他认为阿奎纳在此起到了综合前人观点,提出了通向现代政治观念的基础。这大概是本书写到阿奎纳结束的理由。

评分

很清晰,不过恕我对这段历史不太感兴趣了解也不多。如果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不要错过这本。

评分

沃格林认为查理曼帝国的出现和主教叙任权的问题对本书涉及的政治观念起到重要影响。他认为阿奎纳在此起到了综合前人观点,提出了通向现代政治观念的基础。这大概是本书写到阿奎纳结束的理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