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

启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德] 汉娜·阿伦特 编
出品人:
页数:294
译者:张旭东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3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1011
丛书系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精装)
图书标签:
  • 本雅明
  • 哲学
  • 德国
  • 随笔
  • 文化批评
  • 文化
  • 文学评论
  • 阿伦特
  • 启迪
  • 智慧
  • 成长
  • 思维
  • 教育
  • 灵感
  • 反思
  • 自我提升
  • 知识
  • 探索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德国文化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在西方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蒸蒸日上,目前已毫无疑问地跻身于二十世纪最伟大作者的行列。而在这一小群杰出人物之中,本雅明又属于更稀有、更卓尔不群的一类。对此,早在六十年代末,当“本雅明热”横跨大西洋在北美登陆之际,汉娜·阿伦特就在她为英文版《启迪》(Illuminations,纽约,一九六八年)所作的长篇导言中详加阐述。

本书具体收录了:《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张旭东》、《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汉娜阿伦特》、《论尼古拉·列斯克夫》、《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等文章。

作者简介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犹太人。他是20世纪罕见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颠沛流离的戏剧,他的卡夫卡式的细腻、敏感、脆弱不是让他安静地躲在一个固定的夜晚,而是驱使他流落整个欧洲去体验震惊;本雅明的孤独是喧哗和运动背景下的孤独,这种孤独既令人绝望,又摧发希望,本雅明的写作就永远徘徊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大众和神学之间,这种写作因此就获得了某种暖昧的伦理学态度。

目录信息

中译本代序
从“资产阶级世纪”中苏醒张旭东
导言
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汉娜阿伦特
打开我的藏书
谈谈收藏书籍
译作者的任务
波德莱尔《巴黎风光》译者导
讲故事的人
论尼古拉·列斯克夫
弗兰茨·卡夫卡
逝世十周年纪念
论卡夫卡
什么是史诗剧?
论波德莱尔的几个母题
普鲁斯特的形象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历史哲学论纲
附录 本雅明作品年表(选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一 在谈起卡夫卡时,本雅明这样写道:“卡夫卡有为自己创造寓言的稀有才能,但他的寓言从不会被善于明喻者所消释。相反,他尽可能防备对他作品的诠释。读者在他的作品中得小心谨慎而言。” 就写作方式上而言,本雅明和卡夫卡似乎是一对冤家——卡夫卡写文学作品,本雅明写文学...  

评分

浅薄如我,未读过列斯科夫的作品,也不曾看过本雅明的书,但《讲故事的人》这篇一万五千字左右的文章,以作者深刻的思想和译者优美的文笔,给我带来了不少感受到“刹那震撼”的时刻。有一段时间没有读过这样令人惊喜又崇敬的文字了,关于故事的讲者和听者,关于死亡与记忆,关...  

评分

本雅明的迷宫 我的双翅已振作欲飞 我的心却徘徊不前 如果我再不决断 我的好运将一去不返 ——盖哈尔德•舒勒姆 如何解读本雅明,就如同我们如何解读当下知识分子的内在精神结构一般矛盾而又纠结。本雅明的文字却始终如一个迷宫。这个迷宫并不是被...  

评分

德国文化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一八九二——一九四○年)在西方思想界的地位和影响,自六十年代以来一直蒸蒸日上,目前已毫无疑问地跻身于二十世纪最伟大作者的行列。而在这一小群杰出人物之中,本雅明又属于更稀有、更卓尔不群的一类。对此,早在六十年...  

用户评价

评分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仍然在(他永远在)回答《小说理论》,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和卡夫卡无论看多少次,热情都无法消退。巧得很,刚好看到王家新在林克译本的序里提到《译作者的任务》,也许以后有空了且真的敢拆本雅明会是这篇。因此也就更厌恶这本的翻译,特别是《讲故事的人》。虽然散篇也非常出色,但我还是更偏爱一长篇一整本的小天才。同样是谈本雅明,阿伦特可比桑塔格狠太多了,大刀阔斧迎面而来,“没有藏书他怎么生活呢?没有手稿中搜集的大量引言和摘录,他怎么去做事谋生呢?”想想看《本雅明档案》里拱廊街计划的原件,他那些卡片——他的残片和片断和永无止境的游荡!《历史哲学论纲》很神秘,很含糊,超乎寻常(他的寻常)的含糊。但仍然不确定他之“终结”意味着什么,我并不认为是福山的终结。也许还是戏仿是形式的终结之终结吧。

评分

“为了艺术,何妨世界毁灭”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极致,一语警醒我。对“历史”的思考也过于迷人

评分

本雅明的“视力”

评分

他一生都笼罩在驼背小人的诅咒之下,总是恰如其分地遇到最倒霉的事。他的著述不多,写的也都是跟他类似的那些人:卡夫卡、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他死于无经验,他对周遭了解太少。他的背影是一个穿梭在19世纪闹市中的拾荒者,对于那些零碎的小物件,他总能放大出它们最奇异的价值。

评分

磨磨蹭蹭看完了 读本雅明的感觉很像钱钟书 经常会因为不够系统而感到困惑 但一不小心又会发现很好玩很让人惊喜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