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史的空間結構

中國曆史的空間結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魯西奇
出品人:
頁數:488
译者:
出版時間:2014-10
價格:CNY 4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87700
叢書系列:新民說
圖書標籤:
  • 曆史地理
  • 曆史
  • 魯西奇
  • 魯西奇
  • 中國史
  • 曆史地理學
  • 中國古代史
  • 社會學
  • 中國曆史
  • 空間結構
  • 曆史地理
  • 地域變遷
  • 時空格局
  • 文明發展
  • 區域研究
  • 曆史文化
  • 空間分析
  • 曆史演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運用“空間”的觀念與方法,思考“空間”對於中國曆史發展的意義,分析中國曆史發展的進程及其空間結構,可稱為“空間維度下的曆史分析”。全書分為“區域多樣性”、“核心與邊緣”、“城市與村莊”三大部分,分彆討論瞭“中國曆史與文化的區域多樣性”、“中國曆史發展的五條區域性道路”、“中國曆史上的三大經濟地帶及其變動”、“王朝的‘核心區’及其變動”、“內地的邊緣”、“‘邊緣’的‘核心’”、“權力與城市空間”、“鄉村聚落形態的演變及其區域差異”等主題,多角度、多層次迴答“統一、多元中的中華帝國是如何可能的”這一宏大命題,得齣瞭一些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認識。

空間是曆史的舞颱。作者以獨特的視角思考“空間”對於中國曆史發展的意義,分析中國曆史發展的進程及其空間結構。

著者簡介

魯西奇,男,1965年10月生,江蘇東海人。1982-1995年間就讀於武漢大學,1995年獲博士學位;1989-2007年間在武漢大學工作,2001年任教授。現為廈門大學曆史係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與曆史地理研究。齣版《區域曆史地理: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城牆內外:古代漢水流域城市的形態與空間結構》、《人群•聚落•地域社會:中古南方史地初探》、《中國古代買地券研究》等專著6種,發錶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項目1項。入選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兼任國傢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專傢。

圖書目錄

空間與曆史:空間視野下的中國曆史(代序)
一 “空間”的力量及其意義
二 “區域多樣性”與中國曆史發展
三 核心與邊緣:中國曆史上的“核心區”與“內地的邊緣”
四 村落與城市:傳統中國鄉村聚落與城市的形態和空間結構
五 多元、統一的中國是如何可能的?
捲一 區域多樣性
中國曆史與文化的“區域多樣性”
一 景觀多樣性
(一)自然景觀的多樣性
(二)文化景觀的多樣性
(三)景觀認知與意義的多樣性
二 曆史進程與道路的多樣性
(一)曆史進程的區域差異
(二)曆史道路的區域差異
(三)影響曆史發展諸要素的區域差異
三 區域多樣性的方法論意義
(一)“五種社會形態演進”闡釋模式的終結
(二)走齣“王朝更替”的敘述與闡釋模式
中國曆史發展的五條區域性道路
一 中國曆史發展的五條區域性道路
(一)中原道路
(二)南方道路
(三)草原道路
(四)高原道路
(五)沙漠-綠洲道路
二 適應、抉擇與互動:曆史道路區域性差異的形成
(一)適應
(二)抉擇
(三)互動
中國曆史上的三大經濟地帶及其變動
一 三大經濟帶格局的形成
二 三大經濟地帶的變動
(一)魏晉南北朝時期遊畜牧經濟帶、旱作農業經濟帶的南移
(二)宋代旱作農業經濟帶與畜牧經濟因素的南漸
(三)明清時期稻作農業與旱作農業因素的北漸
三 影響地帶性差異之形成及其變動的諸因素
捲二 核心與邊緣
中國曆史上的“核心區”:概念及其分析理路
一 冀朝鼎的“基本經濟區”概念及其分析理路
二 “核心區”概念的重新界定
三 不同層級的核心區與王朝國傢的地方控製方式
中國曆代王朝的“核心區”及其變動
一 秦漢時期的核心區及其轉移:從關中到“三河”
二 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區:關隴、河東與河洛
三 六朝及南唐、南宋的核心區:寜鎮與江淮
四 中晚唐五代與北宋的核心區:汴洛與河北
五 遼金元三朝的核心區:從草原到燕地
六 明清兩朝的核心區及其變動:南北直隸與畿輔
七 結語
“內地的邊緣”:傳統中國內部的“化外之區”
一 隙地、蠻荒以及帝國疆域內部的“化外之區”
二 “內地的邊緣”的區域特徵
三 “內地的邊緣”在中國古代史上的地位
“邊緣”的“核心”:白蓮教“襄陽教團”的形成與擴散
一 問題之提齣:傳統中國秘密社會的結構性特點
二 明清時期的鄂西北地區:“異端的淵藪”
三 清中期鄂西北白蓮教傳播的“核心區”及其“核心集團”
(一)黃龍壋與劉起榮、張漢潮集團
(二)夾河洲與宋之清-高均德集團
(三)劉傢集與齊林-姚之富集團
四 跳躍式傳播:“襄陽教團”的擴散及其方式
五 邊緣區域內邊緣人群中“核心集團”的凝聚與分散
捲三 城市與村莊
空間與權力:中國古代城市形態與空間結構的政治文化內涵
一 城市:權力運作的場所和工具
二 城牆:威權的象徵
三 城牆內外:城市的空間分劃及其意義
四 中國古代城市形態與空間結構的研究理路
城牆內的城市?——關於中國古代城市形態的再思考
一 問題之提齣
二 城牆之有無
三 附郭街區的形成與發展
散村與集村:傳統中國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
一 問題之提齣
二 北方地區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
三 南方地區的鄉村聚落形態及其演變
四 從散村到集村:傳統中國鄉村聚落形態演變的總體趨勢
五 散居與聚居形態下社會組織與社會控製方式的差異
主要徵引文獻
圖目
圖1. 漢代的經濟區劃
圖2. 隋代的經濟區劃
圖3. 秦漢時期的核心區及其變動
圖4.十六國北朝至隋唐前期的核心區
圖5. 六朝政權的核心區
圖6. 中晚唐五代北宋的核心區
圖7. 遼金元政權的核心區
圖8. 明朝與清朝的核心區
圖9. 清乾隆後期白蓮教“襄陽教團”的“核心區”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两年来同类题材著作中少有能与之比拟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几年来关于空间与历史关系这一主题的思考的论文,其中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这一篇写得尤其的好。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西奇。

評分

如果说时间是历史学考察世界的独特视角的话,空间就是地理学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显然,因为世界的所有表象乃至其本体都处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下,所以,历史与地理就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核心,时间与空间的观察视角与分析方法也就是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对于个人来说,...  

評分

这本书很好读,理论性强但不枯燥,文字也通俗易懂,可能与从课程讲授中提炼出来有关,但也因此感觉很多东西点到为止,没有展开,应该与之前的具体研究结合起来看可能理解会更为透彻。 整本书读下来,觉得最有启发性的是关于不同区域发展道路不同的理论和核心边缘区理论。打破了...  

評分

这两年来同类题材著作中少有能与之比拟的。内容主要是作者几年来关于空间与历史关系这一主题的思考的论文,其中 “中国历史发展的五条区域性道路”这一篇写得尤其的好。 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鲁西奇。

評分

如果说时间是历史学考察世界的独特视角的话,空间就是地理学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显然,因为世界的所有表象乃至其本体都处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下,所以,历史与地理就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核心,时间与空间的观察视角与分析方法也就是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对于个人来说,...  

用戶評價

评分

也是會吹

评分

嚴謹的研究態度,理性的邏輯思維,在大量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齣自己的看法,並進行論證,是學習“如何進行論述”的範本。

评分

彆的不說,單論書名,曆史是時間+空間概念,空洞的鬍扯時空的空間結構,這就象脫褲子放屁一樣,隻不過是個雅屁而已。除瞭很響且跪舔洋八股以外,彆無用處。言必稱美式土鱉宗主國的#假洋鬼子#。會抒情、會議論、會賣弄文筆、會吹牛逼,就是不會研讀基本史料的風騷客。

评分

嚴謹的研究態度,理性的邏輯思維,在大量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齣自己的看法,並進行論證,是學習“如何進行論述”的範本。

评分

這是一本普通的論文集,而已。既非關於某個專題的係統完整研究,也缺乏獨到精彩的觀點,簡言之,既無高度也無深度。轉而讀許倬雲的書,視野、論調、筆法都豁然開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