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氓之族

群氓之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哈罗德·伊罗生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86
译者:邓伯宸
出版时间:2008-5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74816
丛书系列:社会思想经典名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群体心理学
  • 心理学
  • 人类学
  • 社会
  • 群氓之族
  • 社会心理学
  • 美国
  • 社会心理学
  • 群体行为
  • 人性分析
  • 大众文化
  • 服从机制
  • 集体无意识
  • 权力结构
  • 身份认同
  • 思维盲区
  • 信息传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等多种角度,探讨群体认同在政治变迁压力下的自我塑造,缕析民族主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认同问题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冲击。作者返回源头,从人性的基本面,考察群体认同的各种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纠缠扭结,以致我们以各自的形态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在全球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世界抹平的今天,人类各种族间的冲突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现代人对归属感的需要也变得空前迫切,焦虑感与孤独感成为心头的梦魇,挥之不去。阅读本书,既像是在读历史,又像是在读预言。读历史,是作者30年前所点名的族群冲突点已经一一爆发;读预言,则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进行式的和未来式的族群冲突。

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全球化,政治却越来越部落化;人类的传播系统越来越普及化,对于该传播哪些东西却知道得越来越少;人类离其他的行星越来越近,对自己这颗行星上的同类却越来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类越来越得不到尊严,却越来越趋于分裂。面对世界资源与权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人类社会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群氓之族》是一本重要的学术著作,有广泛的影响力,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来探讨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作者简介

作者哈罗德·伊罗生(Harold R.Isaacs,1910-1986),30年代活跃于中国,曾任职《大陆报》,后主办《中国论坛》杂志。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执行委员,与鲁迅等人关系密切。1953-1965年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1965年以后任政治学教授。1980年曾到中国访问,拜访宋庆龄、丁玲与茅盾等人。28岁即写成探索1925-1927年中国革命的经典作品《中国革命的悲剧》,其间曾赴挪威访问托洛茨基。此外著有《亚洲殊无和平》、《心影录——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形象》、《以色列的美国犹太人》等。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本书对族群本质提出新的解构(乔健)/1
原版序 族群认同的先知(白鲁恂)/3
自序 政治变迁压力下的族群认同(哈罗德·伊罗生)/7
第一章 姆庇之家/13
第二章 雪人/4l
第三章 部落偶像/59
第四章 身体/7l
第五章 名字/99
第六章 语言/127
第七章 历史与起源/153
第八章 宗教/187
第九章 民族/217
第十章 新多元主义/253
推荐一 读历史,也读预言(李亦园)/271
推荐二 两种时间意识(石之瑜)/273
译后记 从“民族”到“国家”(邓伯宸)/277
译名对照表/28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书评: 港酒塞单维度 精致利己主义 外拉民主自决 内挤揽炒暴动 非竞争乃替代 经济学之真谛 颜色革命终褪去 相亲相爱宫心计 推陈出新投机者 无根民粹必失控 酒神倾倒巴比伦 日神复眼观变迁 培养炮灰获津贴 组织获国际援助 复兴终结敌对态 分赃不均难维系 平行时空如开瓶器 历史...

评分

对于国家,民族,种族,我们有多少爱,而这爱里面又包含了多少对别的国家,别的民族,别的种族的恨.远古时代,生存要求我们互相为敌,而今,我们还是刀戈相见.究竟是物质存在的需要,还是人类天性的使然?  

评分

老实说,我被极大的震撼了。 所谓的读书的快感, 大概就是这样了。 本科时,自个儿在那读克氏的《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读得津津有味, 对自己无聊化的人生, 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去无聊化。 我深深的觉得那本书对我的影响直至今日。 而这次的《群氓之族》反倒把我拉回了初中时...  

评分

个体从其被母体孕育之时就已经以基因记忆的方式被打上了一些标签。身体特征、家庭谱系等原生性因素搭建起来的初级连带网,使它在未出生时就与世界上某些群体存在着联系。这种以原生性因素为基础所形成的初级连带与在政治利益、经济关系上建立起来的联系相比,前者更加稳固。这...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怎么说呢,光看看例子,知道些事实也就可以了,但是光凭作者本人意淫各个民族就有些自大了

评分

很多翔实的例子,而且很多都一一应验。作者提出了初级群体认同建立的很多要素,但个人感到一点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并没有考虑到媒体对族群认同的影响,。在很多群体或个人的认同危机中,媒介偏见应是不该忽视的重要因子。

评分

74年的书,预言了后来半个世纪发生的事情,现在看已没有新鲜内容,如今在各个专业领域,语言、宗教、民族等等,都各有更深入的研究

评分

记得原来看过一句话,大意是:世界上大规模的冲突与矛盾,发生根源都是族群与族群之间的问题;族群与族群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评分

这书完全可以写的很简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