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中东是地缘政治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金钱、武器和军事顾问的支持,向英法俄军队开战。土耳其人在加利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加沙,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相继陷落。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
尤金•罗根(Eugene Rogan),英国历史学家,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中东现代史高级研究员,前中东中心主任。他的作品《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国家边界》获得了阿尔伯特•胡拉尼奖(Albert Hourani Prize),另有畅销作《阿拉伯人》。
作者讲故事的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不算长的篇幅里把一战中东的故事和各族命运描绘的非常清晰。帝国末年,各族都经历了一轮血的洗礼。 一、奥斯曼帝国 和穷途末路的“东亚病夫”大清帝国相比,“西亚病夫”奥斯曼帝国相似点自然很多,不同之处也不少: 1、帝国末年,总有一群...
评分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的偶然性,因其偶然而生发的连锁反应一直影响到当下甚至未来。这似乎让历史看起来,像一部标准的好莱坞故事片。 “1683年9月11日,奥斯曼帝国大军最后一次围困维也纳,这场三百多年前的“9·11”战役,有一些人把它当成2001年“9·11”事件的前身。历史的...
评分只不过那本书是从阿拉伯的视角,或者说是从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视角解读历史,而这本书更多是从奥斯曼人,特别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视角来解读一战是如何让已经病入膏肓的中东病夫彻底崩溃的。 两本书各有优劣吧。 但毫无疑问的是,不论是阿拉伯人还是土耳其人,甚至库尔德人,都被...
评分1917年12月9日,在相持多日之后,耶路撒冷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向英军投降。12月9日太阳升起时,耶路撒冷结束了长达401年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自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奥斯曼帝国便是欧洲各君主的噩梦,奥维茨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以戏剧化的笔法再现了开卡波尔塔小门在拜占庭...
评分奥斯曼帝国的解体无疑是中东地缘政治灾难的起点,直至今日和平之光仍未能照耀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 一个衰落的广袤帝国,作为列强觊觎的下一个目标被卷入战争无可避免。面对有强烈领土要求的沙俄和与之结盟的英法,奥斯曼最终转向德国是必然选择。德国人也证明了他们是可...
对于一战中东的入门书,有助于理解现今中东局势的形成,由于篇幅较长,读一遍应该没有什么印象,打算再次读一遍。另外,作者犯了一个小错误,戈本号是战列巡洋舰,而不是战列舰battleship。
评分现下的中东乱局,说是当初欧洲帝国主义所种恶果丝毫不为过。而说起奥斯曼帝国又有些百感交集,落后的多民族农业帝国在二十世纪显得多么无力,工业水平落后,管制能力不足,治下诸民族各怀心事,真与一行将就木老者无二,若与同时代的清朝相较,则真又庆幸我国偏远,列强不和,否则恶客临门,安能逃脱。
评分本书可与社科文献《哈布斯堡的灭亡》一书结合来看,奥斯曼和奥地利这两个从中世纪相爱相杀蹒跚的走向一战的老大帝国。面临的问题和最终的结局却惊人的相似,多民族多宗教的传统帝国面临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的罪恶之花时,难道种族交换或者屠杀才是正途嘛?
评分翻译的很流畅,好读! 就是看到不少错误,时有错字,漏字,这编辑干嘛的!
评分奥斯曼的解体划分了现在中东的版图。也许是因为偶然,英法两国与奥斯曼的签约遗留了现在中东常年的战乱问题。又也许是因为必然,文化的冲突,历史的冲突,都造就了今日的中东。不管怎样,历史便是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