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V.S.奈保爾 伊斯蘭 奈保爾 隨筆 宗教 遊記 英國文學 外國文學
发表于2025-05-11
信徒的國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V.S.奈保爾代錶作
★ 在這個信徒的國度裏,先知可以解決一切,可如今,先知已經不在瞭。
★ 這個復雜的社會,需要的不隻是信仰,還需要些彆的。
------------------------------------------------------------------------
《信徒的國度》是諾貝爾文學奬得主V.S.奈保爾代錶作,也是V. S.奈保爾最重要的文化隨筆之一, 與 “印度三部麯”並稱奈保爾文化隨筆的“雙子星”。
1979年,奈保爾一路走過伊朗、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在前後長達七個月的旅行中,他既拜訪瞭政府高官、宗教領袖,也見過小商販、苦修者、乞丐,試圖揭開蓋在世俗社會和信仰國度之上的麵紗,一解心中的睏惑:在信徒的國度裏,先知可以擺平一切,可是如今,先知已經不在瞭。
-----------------------------------------------------------------------
★ V.S.奈保爾將深具洞察力的敘述和不受世俗侵蝕的探索融為一體,迫使我們去發現被壓抑曆史的真實存在。——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詞
★ 以天賦異稟、纔華橫溢而論,奈保爾當居在世作傢之首。——《紐約時報》
V.S.奈保爾(V.S.Naipaul):
英國著名作傢。1932年生於特立尼達島上一個印度移民傢庭,1950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英國文學,畢業後遷居倫敦。
50年代開始寫作,著有《米格爾街》、《斯通與騎士夥伴》、《自由國度》、《遊擊隊員》、《大河灣》、“印度三部麯”、《非洲的假麵劇》等。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奬。
我一點也不覺得奈保爾對伊斯蘭有偏見,他的很多和當地人的對話我也遇到過,和那些邏輯辯論過後,確實很認同奈保爾的觀點。。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讀起來多少還是有些難懂的,內容也是很厚重的。作者在1970年代末走訪瞭伊斯蘭國傢,不能說完全客觀公正,因為在閱讀過程中,總感覺作者對於伊斯蘭世界是懷有很多挑剔和質疑,可取的是這些判斷並不是作者的結論,而是依據觀察到的事實進行敘述。對我來說,印象深刻的是,伊斯蘭社會的認同感,年輕組織的極端和矛盾,以及大傢對於古蘭經的認可,似乎這也是現今伊斯蘭世界的矛盾,似乎隻要按照古蘭經的教條來治國,真主就自然會告知接下去一步該怎麼走瞭。從這點來看,土耳其似乎是非常明智的發展道路,政教分離。
評分浮光掠影的田野拜訪錄,譯文優雅,但編輯把“傭人”全打成瞭“用人”。想起中國近來很流行的一句話,“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這大概就是奈保爾對信徒們的判斷瞭。平素,關於伊朗與巴基斯坦的穆斯林的文章較多,但關於華人眾多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穆斯林的中文書籍則很少,這種不對稱甚是奇怪。
評分翻譯得不好,加上敘述視角和語言都趨於平淡,很多信息要一點點去挖,讀起來有些艱難。值得再讀。
評分馬來西亞反華的那一段很嚇人
奈保尔在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半年(1979年8月)开始了他的伊斯兰文化之旅,费时半年,先去伊朗,然后去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尼。这些地方都花了不短的时间,他基本上不关注地理风景,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探访(在巴基斯坦和印尼尤其如此),接触了大量的身份、信仰各异(当然主要是...
評分“普世文明”和它的边陲——奈保尔《信徒的国度》 作为游记作家的奈保尔,对于他要游历的地方,似乎总是缺乏信心。他是印度裔,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长大,又在英国念书,这样的经历让他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成了过客。奈保尔在三十岁时第一次回到印度,对那里的一切都大失所望,由...
評分“普世文明”和它的边陲——奈保尔《信徒的国度》 作为游记作家的奈保尔,对于他要游历的地方,似乎总是缺乏信心。他是印度裔,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长大,又在英国念书,这样的经历让他在每一种文化中都成了过客。奈保尔在三十岁时第一次回到印度,对那里的一切都大失所望,由...
評分 評分1.所访问的四个国家都不是阿拉伯国家。伊朗有更早的波斯文明,巴基斯坦原先住着印度教先民,马来人有自己杂糅的原始文明,印尼人也有原始的印度教传统。然而在1970年代,这些国家的穆斯林都在思考让国家回到“正信”,回到伊斯兰传统。虽披着传统的外衣,但实际上是对现状的不...
信徒的國度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