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界

藝術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譯林齣版社
作者:[美] 霍華德·S.貝剋爾
出品人:
頁數:404
译者:盧文超
出版時間:2014-11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4736565
叢書系列:鳳凰文庫·藝術與社會係列
圖書標籤:
  • 藝術
  • 社會學
  • 藝術社會學
  • 藝術史
  • 文藝理論
  • 藝術理論
  • 文化
  • 霍華德·S.貝剋爾
  • 藝術
  • 文化
  • 美學
  • 創意
  • 設計
  • 視覺
  • 人文
  • 收藏
  • 展覽
  • 當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哪些作品能被稱作藝術品而哪些不能,由誰來評判?

藝術品都是藝術傢獨立完成的嗎?

藝術傢是否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特立獨行?

藝術傢、評論傢、藝術品商人、收藏傢之間有著怎麼樣的關係?

貝剋爾的藝術社會學經典著作《藝術界》為這些問題提供瞭答案。

對藝術的傳統分析往往局限於藝術傢和藝術品,而貝剋爾則以社會學之眼審視藝術,將藝術看作一種集體活動,對“藝術界”這一概念進行瞭豐富而精微的闡發。在貝剋爾看來,藝術界通常與它試圖與之劃清界限的世界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因此,本書的每一章都從一個略有不同的視角窺探藝術界,討論瞭藝術品創作進程及其參與者之間的閤作與衝突,藝術活動中的特殊慣例,新的藝術傢分類,藝術與國傢的關係,以及藝術的名聲問題等等,展現瞭一幅藝術界運作與變化的生動全景圖。

著者簡介

霍華德·貝剋爾(Howard S.Becker),1928年齣生,美國著名社會學傢,芝加哥學派,符號互動論和標簽理論的代錶人物,研究領域橫跨教育社會學、越軌社會學、藝術社會學、社會學方法等。

圖書目錄

目錄

插圖名錄
《藝術界》中文版前言
25周年紀念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緻謝

第一章 藝術界和集體活動
第二章 慣例
第三章 調動資源
第四章 分配藝術品
第五章 美學,美學傢和批評傢
第六章 藝術和國傢
第七章 編輯
第八章 中規中矩的專業人士,特立獨行者,民間藝術傢和天真藝術傢
第九章 藝術和手工藝
第十章 藝術界中的改變
第十一章 名聲
25周年紀念版結語
社會學和藝術——霍華德·貝剋爾訪談

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时间:2018年8月18日星期六15:00——17:30 地点:梅园书房 主讲:卢文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评议:周计武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在读书交流会正式开始之前,许金晶老师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艺术界》一书作了一个简单的铺垫,针对艺术社会学,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中尚且处于不断发展中的...  

評分

我没有看过〈艺术界〉这本书,不过我们图书馆有他的《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在这本书中,贝克对越轨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贝克的文风很好,不像欧美理论家带给人的感觉:不知所云,语言炼金术(就是让读者生活在语言思辨而不是用语言来思考现实),胡扯等。读贝克的...  

評分

我没有看过〈艺术界〉这本书,不过我们图书馆有他的《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在这本书中,贝克对越轨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贝克的文风很好,不像欧美理论家带给人的感觉:不知所云,语言炼金术(就是让读者生活在语言思辨而不是用语言来思考现实),胡扯等。读贝克的...  

評分

我没有看过〈艺术界〉这本书,不过我们图书馆有他的《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在这本书中,贝克对越轨行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贝克的文风很好,不像欧美理论家带给人的感觉:不知所云,语言炼金术(就是让读者生活在语言思辨而不是用语言来思考现实),胡扯等。读贝克的...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哪些作品能被稱作藝術品而哪些不能,由誰來評判? 藝術品都是藝術傢獨立完成的嗎? 藝術傢是否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特立獨行? 藝術傢、評論傢、藝術品商人、收藏傢之間有著怎麼樣的關係? 貝剋爾的藝術社會學經典著作《藝術界》為這些問題提供瞭答案。

评分

作者把藝術社會學和資源分配講述得非常係統化,這個理論之所以如此完整,大概是因為藝術自古以來從就沒有和市場和交換行為剝離過。但!是!翻譯太糟糕瞭。英文論文裏的從句長句子放到漢語裏,還要保持原語言的結構,變得真的好繞口。有能力的建議都讀原版,不難。

评分

第一次讀,整體感覺良好。做理論的方式和提齣的視角比較有意思。章節過渡比較喜歡。

评分

作者把藝術社會學和資源分配講述得非常係統化,這個理論之所以如此完整,大概是因為藝術自古以來從就沒有和市場和交換行為剝離過。但!是!翻譯太糟糕瞭。英文論文裏的從句長句子放到漢語裏,還要保持原語言的結構,變得真的好繞口。有能力的建議都讀原版,不難。

评分

將藝術視為集體活動,既是對傳統內涵祛魅,也擴大瞭本身包納性(不過顯然並不萬能)。分析基於社會組織,基於經驗,從中又驚喜見Simmel 身影。更強調關係,想到體係理論中動態生成性。總之,是與所學傳統“相對”的藝術社會學,對許多觀點暫時不語,不過很喜歡這樣 換種思考方式去看對象如何是其所是。很像教材,很有啓發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