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本土與左右(思想26)

香港: 本土與左右(思想2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聯經
作者:思想編委會編著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0
价格:NT$3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844818
丛书系列:思想
图书标签:
  • 香港
  • 社会学
  • 香港研究
  • 文化研究
  • 政治学
  • HK
  • 经济学
  • 社运
  • 香港
  • 本土
  • 思想
  • 左右
  • 社会
  • 文化
  • 政治
  • 认同
  • 历史
  • 批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期的專題是「香港:本土與左右」,共收錄6篇文章。這幾年,香港興起了本土意識的話題,也出現了不少訴諸本土意識和香港人族群身分的新興社會運動。身分政治占據了香港的文化及政治舞台。香港人的身分政治在「回歸」前後引起永不休止的爭論,根源來自1997香港的主權治權移交中共的過程中,「香港人」一直都缺席,香港前途談判中,中、英雙方也無意讓任何有「香港人代表」身分的人參與談判,可以說沒有代表香港整體的民意。

本期的訪談對象吳思先生,長期思索中國的政治轉型課題,提出「用特赦換憲政和民主」的思路,主張中國共產黨應啟動、主導政治體制改革,並主動轉型為憲政制度下的社會民主黨。

致讀者

最近香港爆發的公民街頭運動,一如今年三月在台灣發生的太陽花學運,所涉及的問題需要從跨越了運動本身的宏觀視野來掌握。運動之所以出現,當然有明確具體的當下原因。不過在這兩個運動的背後,似乎均有幾個共同的歷史趨勢在發生作用,為運動提供了豐沛的動力與特定的方向。這包括了一、中國崛起對於周邊社會所造成的衝擊日形強大,迫使港台社會必須從維護自主性的角度思考與中國大陸的互動方式;二、這些社會內部的政治支配結構(代議體制與主流政黨)凍結在上一個階段的記憶中,無法反映社會的多元動態與新生的訴求,從而很難凝聚共同體的意志與決策;三、年輕世代業已形成新的價值觀,嚮往一種個人化而摻雜了美學情調與道德想像的自我感覺方式,對於嬰兒潮世代價值體系的運作方式感到壓抑與疏離。這三方面的問題都很複雜棘手,但既不可能迴避,也是這些社會中的宏觀思考者需要面對的問題。

今年年初開始規劃本期的「香港:本土與左右」專輯時,我們當然不可能預料後來事態會如何發展。不過不言而喻,香港正面臨一個其來有自的歷史時刻,需要歷史與結構性的分析與展望。「本土與左右」這個主題,呈現了幾位作者探討香港問題的共同焦點。本期的香港專輯並不是時事評析,而是從香港百餘年積累下來的身份認同問題著眼,回顧香港的歷史、社會、文化,以及族群、階級等多個面向之間的糾結。如今,學運之後的局面仍然混沌,香港的政治面貌還在蛻變之中,但香港的自我意識畢竟發生了重大的質變。值此之時,這個專輯對於理解當前香港的困局有其可觀的啟發。

在此或可預告,針對台灣的太陽花學運,本刊在未來一期也將推出專輯,邀請多位作者提出檢討與反思,相信讀者們會有興趣。

本期《思想》除了聚焦香港,還有文章分別梳理中越邊界的戰爭記憶、探討馬華文學中的身分認同問題、也介紹了馬來西亞華人政治思考的一些糾結之處。此外,秦暉先生對比分析「綠色」(環保)議題在中國與西方所處的政治脈絡之不同,問題意識獨特,見解犀利,對關心環境議題的讀者會很有啟發。

《炎黃春秋》是一份馳名海內外的重要刊物,其總編輯吳思先生則以《潛規則》一書,為中文創造了一個傳神而耐咀嚼的概念兼流行新詞。在陳宜中先生對吳思的訪談中,讀者可以認識到「潛規則」這個概念的來由、含意,以及它所涵蓋、說明的廣泛現象。吳思對中國政治轉型的看法也很獨特,並不贅詞於民主的應然,而是強調民主轉型的成本與利益,寄希望於既得利益者「算通利害關係」。這種想法不免會引起爭議,不過吳思先生對中國各層級的政治均積累了深厚的認識,思路踏實而又敢言直言,讀者可以取為參考。

作者简介

編輯委員名單

總編輯:錢永祥

編輯委員:王超華、王智明、沈松僑、汪宏倫、林載爵、周保松、陳宜中、陳冠中

目录信息

綠色思潮與社會正義:與翁米斯希的對話╱秦暉
從演化倫理學觀點整合儒家人性論的嘗試╱李雅明
我不在家國──馬華文學公民身分建構的可能╱魏月萍
讓歷史遺忘:中越邊境上的戰爭與記憶╱張娟
■香港:本土與左右
香港本土意識的前世今生╱羅永生
本土右翼與經濟右翼:由香港網絡上一宗爭議說起╱葉蔭聰、易汶健
從悲劇看香港的命運╱黃國鉅
兜口兜面的多元文化主義:香港菲律賓移工重奪公共空間和公民權運動╱陳允中,司徒薇
「本土派」論述的神話操作╱岑朗天
狂妄的天朝、鄉愿的泛民、躍動的城邦:從三本書看香港本土╱孔誥烽
■思想訪談
潛規則與憲政民主:吳思先生訪談錄╱陳宜中
■思想評論
伯林批判啟蒙批錯了?――牛津伯林研討會雜記╱王前
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思考:「當代大馬政治理念暨制度之省思」研討會綜述╱張康文
■思想人生
湯一介:在歷史漩渦中探索哲學╱李懷宇
致讀者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几篇你港文章真是精彩有趣啊

评分

看的别人的扫描版,有好多页被删掉了。非常棒的一期杂志。关于香港,其实也看了有关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内容。

评分

主要讀香港六篇,其餘略讀。本土意識的左翼上承葉錫恩一代溫和反對力量,中繼八九後產生的異見式民族主義及世界主義,但民主回歸論在中共進逼面前已經破產;右翼則試圖結合新自由主義和原生主義式的族群主義,而其反而會造成更進一步的分裂。六篇中有五篇近似可以歸入前者立場,僅有孔誥烽一文對後者抱有期待。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傘後的兩方行動都越發傾向於促進命運自決的解殖進程(同時也就越發超出中共所划的紅線範圍之外),但距離徹底翻檯還有多遠,尚未可知。

评分

读不动这种了 应该在十八岁那个夏天读的

评分

19.11.5/163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