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保罗•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与实践。该理论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阐述了教育与觉悟的关系,指导了发展中国家的成人扫盲教育。
保罗•弗莱雷从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社会矛盾双方入手分析当代教育的症结,认为教育是对社会矛盾双方的同一展开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双方的共同解放。提问式教育将取代灌输式教育,成为人自我完善的主要工具,也是解放人类自身的主要手段。教育作为自由实践的精髓,其基础正是“对话”——反对话行动理论的特点是“征服、分治、操纵和文化侵略”,对话行动理论则指向“合作、团结、组织和文化综合”。
保罗•弗莱雷的思想充满了实践理性的张力,他认为,作为自由实践的教育学应该将理论与经验、历史与现实、思考与对话、批判与参与紧密结合,其最终目的是强化选择,改造现实。弗莱雷对成人文盲教育的诸多论述同样有助于其他领域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的教育哲学价值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今及以后的教育界认识都是难以回避的尖锐挑战。相信弗莱雷的思想会给予教育界及社会人士以有益的思考与启迪。
保罗•弗莱雷是20世纪批判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1994年至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士多德到当代的100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教育家,弗莱雷是其中四位在世的教育家之一,被誉为“活着时就成为传奇”的人物。他也曾被美洲和欧洲29所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在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获得过荣誉和奖励。他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的“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毕生致力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生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教育:自由的实践》、《自由文化行动》、《发展中的教育学——几内亚比绍信札》、《教育政治学》、《解放教育学》、《扫盲:识字与识世》、《学会质疑:解放教育学》、《城市教育学》、《希望教育学:回望被压迫者教育学》、《作为文化工作者的教师:致那些敢于教书的人的信》、《自由教育学:伦理、民主和公民胆识》等。
笔记,重要观点整理和内容摘录。各章小标题为原书目录所用。 第四章暂未完成。 争取尽快补评论。欢迎交流讨论具体观点或提任何建议意见。 第一章 1. 受压迫者教育学辨正 n 人性化与非人性化 Ø 人性化既然是一种可能性,也是一种志业vocation Ø 非人性化是具体的历史的事...
评分弗莱雷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他是“近半个世纪之内世界上最重要的教育家”,是“自赫尔巴特、杜威以来,教育理论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开创者和实施者”。1994—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办的国际刊物《教育展望》以四期特刊的形式,介绍了从孔子、亚里斯多德...
评分《被压迫者教育学》读书报告 我很早就有这种感觉,只是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他帮很好地把我那种感觉给表述了出来。总的来说,这本书就是在写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关系。我认为还是写的很客观的,他并不是单纯用一种怜悯的心态从被压迫者角度出发...
评分看这个书看着看就不当教育学来读的,而是把它作为组织社会运动基础来读,尤其可以对照着49年后的那些运动来。
评分大概算是教育界的“马克思”了罢,教育和平奖得主。心理分析精彩,恋死癖哪儿都能套,简直是教师的共性!反灌输,对话式教学为的是能在境况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只有用爱,希望,信任联合起来才能取得解放的成功(联合:被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压迫者和被压迫者)。被压迫者和压迫者在一起实践,被压迫者集体的行动是唯一的路子。行动和反思对立,共存。调查式教学(分组/不少于20人,调查,稍带着自己的判断,获得编码,再汇编,解码。集合,几个调查小组便可全面清晰了解某区域)+教导材料(杂志)的方法值得借鉴,但是这更像是本警示书。说得话震耳欲聋,但美国实践起来却出了点问题。
评分有颠覆到三观,同时敬佩弗莱雷,但是客观上无法摆脱教育是政治的私生子。但是感谢????,受君启迪,毕业论文就以师生互动关系为主题。“单向性文化推广具有'入侵性',而双向性文化交流则能促进人的意识的发展。”
评分有一章不太看懂 真的不应该从教育学来读 从社会运动来读 是社会运动的教育学
评分响雷一般的大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