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入了更深的孤独?
☆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 《群体性孤独》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编辑推荐]
☆ 互联网时代,技术影响人际关系的反思之作: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
☆ 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重磅作品!雪莉•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后于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计算机文化,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称她为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商业周刊》盛赞她为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她还是是广受欢迎的TED演讲嘉宾。
☆ 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段永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海银资本合伙创始人王煜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周涛、《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K)、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强势推荐!
☆ 湛庐文化出品。
[美] 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
☆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科技与自我创新中心主任,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
☆ 采用“实地研究”和“临床诊断”两种方法,对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进行了长达15年的系统研究,被誉为网络文化领域的“玛格丽特•米德”。
☆ 在哈佛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学位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开始研究计算机文化,并成为人与技术关系领域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学家。《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称她为技术领域的“弗洛伊德”。
没有读完,只读了小半部分,并对摘抄的句子做了简单整理。 1、为什么在社交网络我们更加孤单: 他们在社交网站上培育友谊,同时又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朋友。他们整天联系但并不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在交流。他们对友谊感到迷茫。数字化的友谊发生在表情符号引起的情感里,经常建...
评分网络社交本质上是一种单薄社交,它能为我们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碎片化的弱连接。所谓弱连接,就是那些相对来讲互动频率较低、亲密程度较弱、互惠行动较少的社交关系。 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关系不仅复杂多变,还有可能让我们经受挫败和无助。不过,如果我们反过来观察互联网中的交往关...
评分网络社交本质上是一种单薄社交,它能为我们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碎片化的弱连接。所谓弱连接,就是那些相对来讲互动频率较低、亲密程度较弱、互惠行动较少的社交关系。 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关系不仅复杂多变,还有可能让我们经受挫败和无助。不过,如果我们反过来观察互联网中的交往关...
评分2010年秋,我来到了坐落于查尔斯河畔的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了在这里的研究和走读。 来到波士顿的第一个周末,我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来到位于波士顿近郊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秋色中的瓦尔登湖,油画般浓墨重彩的树影倒映在碧蓝的湖面上。清晨的湖边,寂静得清澈,有节奏地...
Connected but alone~这个角度是我一直关心的角度,很多观念也值得思考。不足是有点拖,很多案例要表达的东西都重复化了。
评分出乎意料地好看,观察到了很多值得做更多解读的现象
评分雪莉明显不赞同凯文凯利对待科技的乐观态度,我理解并认同她的一切担心。但是乐观派和悲观派的对峙,常常处于类似「科学—宗教」的矛盾中,双方永远都站在自己的框架内评判对方。没错人类的链接正在变得更为稀薄,同时也往渗透成更广的网络,当这种新的范式出现之后,我们作为视野局限的人类,如何认定这是一种「进化」还是一种「异化」,如何判断比我们更接近未来的人类行为是好是坏呢?
评分出乎意料地好看,观察到了很多值得做更多解读的现象
评分这居然不是一本学术书籍。我失望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