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晚清和民國 中國近代史 清史 史料 社會 近現代史 中國
发表于2025-02-23
帝國的迴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國《泰晤士報》獨傢授權,國內首次齣版
☆外國人的視角,生動的敘述,客觀展現中華民族在特殊年代裏的探索與跌撞
☆著名曆史學傢張憲文、楊天石、王開璽共同推薦。
本書選譯《泰晤士報》1901-1911年發錶的關於清末改革的一係列報道,以《泰晤士報》的視角,再現瞭清王朝最後十餘年的內政與外交。內容涵蓋瞭這一時期晚清的重大事件,如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齣逃、《辛醜條約》的簽訂、李鴻章之死、禁煙運動、新政、新式學校的建立和發展、廢除科舉製度的改革、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之死和他們死後的政治安排、宣統皇帝即位、醇親王載灃攝政、袁世凱被趕齣朝廷、張之洞之死、清末立憲思潮、各省諮議局的設立、武昌起義爆發和擴展、袁世凱齣山鎮壓武昌起義等事件。作品視角獨特,論述詳細深刻,既是一份珍貴的史料,又構成瞭一部具有獨特視角的中國晚清史。
《泰晤士報》,英國的第一主流大報,世界上第一張以“Times”命名的報紙,誕生於1785年,創始人為約翰•沃爾特。
作為綜閤性日報,《泰晤士報》關注的領域包括政治、科學、文學、藝術,等等。由於長期秉持“獨立地、客觀地報道事實”、“報道發展中的曆史”的宗旨,《泰晤士報》在很多領域都贏得瞭良好的口碑。
翻譯的全無閱讀流暢性和趣味性 選題視覺算新穎
評分選題視角確實獨特,不強求翻譯的話當史料讀看看當時英國報紙的立場和敘事蠻有意思的,常常有一種隔岸觀火、坐享漁利的滑稽感。
評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這就是本書的價值吧。
評分去年底看的,還原當時的情況,從外媒報紙上可以看到當時的社會情況,非常不錯,推薦
評分從外媒報道反觀中國時局之變化,對還原與研究晚晴曆史不啻為一種有益而必要的視角。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二:1)對李鴻章和張之洞等人的評價,特彆是對李的評價與國內已有的否定性評價和翻案式評價都有較大差異;2)對清末政改的評價,從中感覺到一些“隔膜”,要麼是西方人太“理想化”,對中國當時的社會現狀理解不透,亦或先入為主而陳見太深?
在正统的历史课本中,李鸿章一直都被人作为卖国贼,是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路线的执行者,先后签订《中俄密约》《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四面大好河山,都一一送人,说是千古罪人也不为过。但在洋务运...
評分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出版社曾经组织翻译过一批晚清外国人的中国回忆录,印象中里面谈到最多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以及那富有乡村气息的,在他们看来“奇形怪状”充满异域不解色彩的中国生活。相较之下,本书则主要围绕泰晤士报对晚清的大事件报道编选,对于这份...
評分1901-1911年,是大清帝国的最后十年。随着庚子之变、八国联军入侵、《辛丑条约》的签定,清王朝的统治已是风雨飘摇。无论皇室内部,还是官僚阶层,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无不在孜孜追索帝国复兴、崛起之术。一场自上而下发起的“新政”,登上了历史舞台。帝国的最后十年,革新...
評分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出版社曾经组织翻译过一批晚清外国人的中国回忆录,印象中里面谈到最多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以及那富有乡村气息的,在他们看来“奇形怪状”充满异域不解色彩的中国生活。相较之下,本书则主要围绕泰晤士报对晚清的大事件报道编选,对于这份...
評分说起北洋时期,可能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同时劳苦大众还要承受着殖民者的剥削压迫,而一大批仁人志士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共和,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使中华民族能够站起来而努力。但是,在外国媒体眼中的北洋时期又是怎...
帝國的迴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