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晚清和民国 中国近代史 清史 史料 社会 近现代史 中国
发表于2024-11-21
帝国的回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英国《泰晤士报》独家授权,国内首次出版
☆外国人的视角,生动的叙述,客观展现中华民族在特殊年代里的探索与跌撞
☆著名历史学家张宪文、杨天石、王开玺共同推荐。
本书选译《泰晤士报》1901-1911年发表的关于清末改革的一系列报道,以《泰晤士报》的视角,再现了清王朝最后十余年的内政与外交。内容涵盖了这一时期晚清的重大事件,如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出逃、《辛丑条约》的签订、李鸿章之死、禁烟运动、新政、新式学校的建立和发展、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死和他们死后的政治安排、宣统皇帝即位、醇亲王载沣摄政、袁世凯被赶出朝廷、张之洞之死、清末立宪思潮、各省谘议局的设立、武昌起义爆发和扩展、袁世凯出山镇压武昌起义等事件。作品视角独特,论述详细深刻,既是一份珍贵的史料,又构成了一部具有独特视角的中国晚清史。
《泰晤士报》,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世界上第一张以“Times”命名的报纸,诞生于1785年,创始人为约翰•沃尔特。
作为综合性日报,《泰晤士报》关注的领域包括政治、科学、文学、艺术,等等。由于长期秉持“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的宗旨,《泰晤士报》在很多领域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翻译的全无阅读流畅性和趣味性 选题视觉算新颖
评分作者翻译完有没有读过?能读通顺吗?资料选择毫无根据和逻辑,糟糕至极。这是一篇综述吗?不是,没有任何补充信息,串联,和解释。而且只翻译泰晤士报一家,资料选择面极窄。这本书毫无出版之必要。
评分看了几篇,比一般的历史书更重视人民及当下大环境,而不是于个人善恶,国家荣辱上浪费铅字。不喜欢插图的书给4星。
评分翻译的全无阅读流畅性和趣味性 选题视觉算新颖
评分放在床头终于读完,历史留给清朝的时间不多,最后也因为各种原因和尝试最终终结了最后一个帝国。回想当时,也许皇亲国戚、地方豪强、少年中国派、革命党、保皇派都心有不甘吧。
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出版社曾经组织翻译过一批晚清外国人的中国回忆录,印象中里面谈到最多的是他们眼中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以及那富有乡村气息的,在他们看来“奇形怪状”充满异域不解色彩的中国生活。相较之下,本书则主要围绕泰晤士报对晚清的大事件报道编选,对于这份...
评分中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近距离观察与认识,很多时候远不及西方人隔岸观火式的远眺。《泰晤士报》在150余年前的观察,不仅当时的中国政界知识界知之甚少(或曰普遍并不看重),即使在今日,这些极富洞见、堪称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仍被视若失去了时效的“新闻作品”而在理当认真审视...
评分在正统的历史课本中,李鸿章一直都被人作为卖国贼,是慈禧“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路线的执行者,先后签订《中俄密约》《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四面大好河山,都一一送人,说是千古罪人也不为过。但在洋务运...
评分如果说历史是一幅巨大的拼图,只能靠史料拼凑尽力还原,那么以“独立地客观地报道事实”、“报道发展中的历史”为宗旨的《泰晤士报》关于晚清的记录无疑是那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旅美华人方激以“新政改革”为题眼,历时数年,从1901年至1911年11年的《泰晤士报》...
评分初次接触民国历史时还是初中的教科书上,片言片语,没有太多内容,从1911-1919年那么多年的重大事件重大革命与改革中,我只了解到民国建立,孙文当选临时大总统,清帝溥仪退位,再到为保有现有的革命成果让与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再到颠覆社会与人民复辟帝制,称帝,不到100天就...
帝国的回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