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夏誌清 文學史 中國現代文學 中國文學 文學理論 文學評論 文學 中國
发表于2025-02-22
中國現代小說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主要探討瞭1917—1957年間中國新文學中成就最高的小說一門的創作曆程,尤其緻力於“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發掘並論證瞭瀋從文、張天翼、錢锺書、張愛玲等重要作傢的文學史地位。其典範性的理論框架,早已成為東西方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經典之作,也是必讀之作。
本書英文版自1961年齣版以來,已經兩次修訂。中文繁體字版也早於1979、1985年分彆在中國香港和颱灣地區齣版,2001年又在香港齣版瞭中文繁體字版增刪本。本社此次齣版的中文簡體字版是以颱灣傳記文學齣版社1985年齣版的中文繁體字版(“傳記文學叢刊之四十九”)為底本。
夏誌清(1921—2013) 生於上海浦東,原籍江蘇吳縣。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先後執教於美國密歇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匹茲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1991年榮休。
英文著作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夏誌清論中國文學》,中文著作有《愛情•社會•小說》、《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夏誌清文學評論集》、《夏誌清序跋》、《雞窗集》、《張愛玲給我的信件》等。
正因為夏誌清先生緻力於“優美作品的發現與評價”,他政治上的反共立場和文學上的西方中心主義並沒有影響到全書對作傢和作品的品評,相反甚至因為這些“偏見”,被意識形態問題鉗製的大陸文學研究應該感謝這樣不同的聲音。一部現代小說史,也藏著中國現代文化史、知識分子史和某黨曆史的暗流。本書全盤重塑瞭意識形態教育過去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對現代文學的初步印象。說到底,夏支持的是藝術傢忠於自我、忠於真實、忠於藝術技巧、挖掘心理道德人性社會各個層麵,反對的是濫情、俗套以及將文學視為宣傳工具的行為,反對的是踐踏藝術自由、思想自由的立場,不管你是獨裁政治,還是愛國宣傳。我們也遺憾的從某黨發跡的曆史以及中國文學、學術乃至思想文化衰退的曆史看到,一些勢力似乎從來都不那麼承認和尊重這樣的自由,隻希望知識分子乖乖做好附庸。
評分文學政治史 無法想象非閹割版會是什麼樣子......
評分以西方文學傳統為經,文本分析為緯,評價體係完備、脈絡清晰。在夏的指引下重讀瞭瀋從文。
評分文學政治史 無法想象非閹割版會是什麼樣子......
評分把文學史寫得像散文一樣優美,又像雜文一樣犀利。寫張愛玲的部分那種無法抑製的愛與激情真的太能感染人。對批評魯迅的部分論斷持保留意見。廣西師大這一版應該是最接近港版的大陸版本瞭。 夏誌清一傢之言不可全取,幸好今天還可以有不同的觀點,文學的論戰。不同意就講齣來,大傢以文駁文。要是迴到那個隻有一傢之言的時代,纔是最可怕的。
文学表现与探讨人性,而不为世所左右,并且在语言上富有特色。这是夏志清教授的《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一大标准。 作为一位身处大洋彼的学者,夏志清在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时,可以让他正反的查阅国共两边的评论,又可以将中国现代作家及作品置于世界文学史的背...
評分知道夏志清,是因为他一手捧红了(或者说再次捧红了)张爱玲,此后一切文学史提到港台和大陆的第二次“张爱玲热”,便略不去夏志清这一笔。而夏志清之吸引我,部分原因也是其赤子之心:一般文学评论,极少有这么热情洋溢,带有这么“强烈的偏见”。 这种特点让夏志清...
評分«中国现代小说史» 是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一部经典之作,一方面具有非常的影响力,是几乎所有七十年代后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人都无法绕开的高峰;另一方面由于其作者夏志清直言不讳的“反共”性,导致这本书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很大的争议。但是,夏志清是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现...
評分有关这本著作的诞生机缘,夏志清先生已经在序里作过详细交待,这里本无须赘述,然有一点实值得一提——当初夏先生本想撰写一部全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但他通读了《中国新文学大系》之后,感到那些诗歌和散文都不合他的胃口,只觉新文学里的小说部门成就最大,讨论起来也较...
評分中國現代小說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