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史

中國當代文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洪子誠
出品人:
頁數:524
译者:
出版時間:2009-12-01
價格:60.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53734
叢書系列:洪子誠學術作品集
圖書標籤:
  • 文學史
  • 當代文學
  • 洪子誠
  • 文學
  • 中國文學
  • 現當代文學
  • 文學研究
  • 中國
  • 中國當代文學
  • 文學史
  • 現當代文學
  • 中國文學
  • 文學研究
  • 當代作傢
  • 文學批評
  • 文化研究
  • 文學作品
  • 文學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評述瞭20世紀50-90年代的中國大陸文學,內容包括:中國當代文學的生成;當代文學的分期和時期特徵;文學體製和文學生産方式;文學思潮的演化;各時期的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文類的狀況;對當代文學主要作品的評述等。

著者簡介

作者為北大中文係教授,曾任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其著作多次獲北京大學、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科研成果奬。

圖書目錄

自序
修訂版序
前言
上編50—70年代的文學
第一章 文學的“轉摺”
一 40年代的文學界
二 左翼文學界的“選擇”
三 毛澤東的文學思想
四 “文學新方嚮”的確立
第二章 文學環境與文學規範
一 “遺産”的審定和重評
二 刊物和文學團體
三 文學批評和批判運動
四 作傢的整體性更迭
五 “中心作傢”的文化性格
第三章 矛盾和衝突
一 頻繁的批判運動
二 左翼文學內部矛盾的延續
三 對規範的質疑
四 分歧的性質
第四章 隱失的詩人和詩派
一 詩歌道路的選擇
二 普遍的藝術睏境
三 穆旦等詩人的命運
四 “七月派”詩人的遭遇
第五章 詩歌體式和詩歌事件
一 “寫實”傾嚮和敘事詩潮流
二 青年詩人的藝術道路
三 50年代的詩歌事件
四 當代的政治抒情詩
第六章 小說的題材和形態
一 “現代”小說傢的當代境況
二 題材的分類和等級
三 當代的小說樣式
四 類型單一化趨嚮
第七章 農村題材小說
一 農村小說的當代形態
二 趙樹理和山西作傢
三 趙樹理的“評價史”
四 柳青的《創業史》
第八章 對曆史的敘述
一 革命曆史小說
二 “史詩性”的追求
三 《紅岩》的寫作方式
四 革命的“另類”記憶
五 《青春之歌》及其討論
第九章 當代的“通俗小說”
一 被壓抑的小說
二 尋求新的替代
三 “都市小說”與工業題材小說
四 《三傢巷》及其評價
第十章 在主流之外
一 “非主流文學”
二 最初的“異端”
三 “百花文學”
四 象徵性的敘述
五 位置的置換
第十一章 散文
一 當代的散文概念
二 散文的“復興”
三 主要散文作傢
四 雜文的命運
五 迴憶錄和史傳文學
第十二章 話劇
一 話劇創作概況
二 老捨的《茶館》
三 曆史劇和曆史劇討論
四 話劇的“高潮”
第十三章 走嚮“文革文學”
一 1958年的文學運動
二 文學激進思潮和《紀要》
三 文學的存在方式
四 “文革文學”的特徵
第十四章 重新構造“經典”
一 創造“樣闆”的實驗
二 “革命樣闆戲”
三 小說“樣闆”的難題
四 “經典”重構的宿命
第十五章 分裂的文學世界
一 公開的詩界
二 小說創作情況
三 “地下”的文學創作
四 “天安門詩歌”
下編80—90年代的文學
第十六章 文學“新時期”的想象
一 “轉摺”與文學“新時期”
二 體製的修復和重建
三 文學規範製度的調整
四 80年代的作傢構成
五 文學著譯的齣版
第十七章 80年代文學概況
一 80年代文學過程
二 “新時期文學”的話語資源
三 文學曆史的“重寫”
四 文學諸樣式概況
第十八章 “歸來者”的詩
一 “文革”後的詩歌變革
二 “歸來者”的詩
三 詩歌流派的確認
第十九章 新詩潮
一 《今天》與朦朧詩
二 新生代或“第三代詩”
三 新詩潮主要詩人(一)
四 新詩潮主要詩人(二)
第二十章 曆史創傷的記憶
一 創傷記憶與曆史反思
二 三部中篇小說
三 “復齣”作傢的曆史敘述
四 “知青小說”的演變
五 幾位小說傢的創作
第二十一章 80年代中後期的小說(一)
一 文學的“尋根”
二 “尋根”與小說藝術形態
……
第二十二章 80年代中後期的小說(二)
第二十三章 女作傢的小說
第二十四章 散文
第二十五章 90年代的文學狀況
第二十六章 90年代的詩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的小說
中國當代文學年錶(1949—2000)
初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历史是自然的,断代是不自然的” 首先应该认识到无论何种“文学史模型”均是由一定的人提出并阐释,然后由一定的人接受并使用的概念。它并不一定符合(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也并不需要)文学史的事实——相反,这是读者该去思考的问题。所以在阅读和研究时应该知道,我们自然...  

評分

“历史是自然的,断代是不自然的” 首先应该认识到无论何种“文学史模型”均是由一定的人提出并阐释,然后由一定的人接受并使用的概念。它并不一定符合(某种程度上来说,或许也并不需要)文学史的事实——相反,这是读者该去思考的问题。所以在阅读和研究时应该知道,我们自然...  

評分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一番讲话,基本上也成为后来1978年之前文学创作的准的。 其实这个标准没有错,是结论性的,也有前瞻性。可参照当时的苏联,早就如此了。只是后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扩大化和严重化,甚至扭曲了这番讲话的本意和原初精神,某种程度上最终沦为成为摧...  

評分

前半本书都在为文革时期的各位大小作家的不幸遭遇平反和鸣不平。   后半本书将话题回归学术,观点明显,内容生动活泼,算是很用心的一本教材。   作者不惮于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和意见,   在文学观点上不流俗,   值得一看。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業界良心啊。

评分

重視文學思潮,作品解讀中規中矩,雖然文學史的書寫範式今天看來已經比較老套瞭,但作為早年文學史還是有其學術史價值。洪子誠於當代(一個我不是很喜歡的詞匯)文學學科的建立有開創之功,就此而言,此書是避不開的。

评分

業界良心啊。

评分

什麼時間,哪些人,發生瞭什麼事,結果如何······對於不是專業齣身的人,想瞭解一下中國當代的文學史發展,還是可以的。

评分

無心背重點,於是把這本書讀瞭一遍。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當代史又尤其難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