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绪福斯受到神的惩罚,他要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但石头因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他要下山重新推巨石上山,如此周而复始。加缪认为西绪福斯是个荒诞的英雄,他以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看似没有效果的事业,但他对生命的激情和对神的蔑视使自己变得无比强大,从而超越命运的摆布。加缪从这个神话故事中,看到了人生的荒诞宿命,他试图通过思辨澄清荒诞对人的意义。
阿尔贝·加缪: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3年出生在阿尔及利亚,早年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后从事新闻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法国抵抗运动。战后初期,与当时在西方思想界和文学界影响极大的萨特过从甚密,但他本人一直认为对一切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1960年春,在车祸中身亡。
“与世界不分离。 把生命置于阳光之中,一生中就不会一事无成。 不管处在何种境地,遇到何种不幸与失望, 我的所有努力便是重新去寻找接触。 在我亲身体验到的这种悲哀之中, 爱, 是难以表达的意愿。 即使看到的仅仅是夜幕中的一座丘陵, ...
评分大约在八九岁时,我从希腊罗马神话故事里读到他的故事时,就觉得西西弗斯真是很神,要是有一天他偷一下懒,不去推石头,是不是世界就会改变了?当时那个故事集里还有更多的神话,象普罗米修斯被鹰啄食的故事,还有大神潘的故事,反正薄薄一册,故事有10多个吧,以至于这个西西弗斯还...
评分尼采说,上帝死了。 建立在基督教信仰基础上的价值体系訇然崩塌,存在的茫然、生存的无望、自由的迷惘使人陷入无措的境地,存在主义因此试图为其寻找出路。不知何所从来何所终,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种种19世纪的人们的困境,对人的生存状况之热切关注是今天重读加缪的理由...
评分 评分“应该认为西西弗斯是幸福的。”也许加缪想要说的是西西弗斯毕竟有一块石头可推吧。 这是一个彻底虚无主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容易在平常的快感中沉沦,更容易沉沦而不自知。虚无主义是我们的唯一的问题。但我不愿意认为它是这个时代的独特的问题。虚无是人永恒的问题,...
死的意义恰恰在于生,在于反抗、自由和激情,而且要义无反顾地,尽其可能地去生活,穷尽一切、穷尽自己。西西弗斯是幸运的,人类也应当是幸运的,所以永恒的事情只需要留给后人来看。
评分奔三的加繆寫了這書,到現在還是那麼明朗,我要到了三十歲估計還是一事無成……說起來,要讀懂還是另一回事情,但至少比尼采《悲劇的誕生》更近人。從海德格爾以及後來的存在主義、荒誕主義,一個基本的思考方式就是揭示人事物之中的悖論式存在問題,荒誕正是對這一存在處境問題的揭示:在有意義和無意義之間,以生存的勇氣去擁抱意義的無意義。這到底是康德公—尼采一脈的意志哲學,至少是尼采式的,即求生存的意志。從這一點來看,加繆要比薩特更有戰士意味,即使在認識了生存的荒謬之後仍然保持這樣一種生存的意志,這是很難的。
评分总觉得是机翻。。。看了别的版本有人做的读书笔记 好理解多了 打算换个版本读
评分重读加缪,虽然没有读出新的东西来,但对他的作品和人格钦佩并未减少,修辞以立其诚。的确,加缪并不是以哲学思辨著称,而是以人作为个体存在的合理性为主题、为人类寻找幸福之路的作家。这次特别注意了一下现象学的部分,这是之前没在意的。加缪的作品源自他的生活,源自他对世间的爱,从荒诞意识的觉醒,到对荒诞命运的积极反抗,否定自杀、虚无主义,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可能是西方人在“上帝死了”之后唯一可以给人救赎的哲学了。“荒诞-反抗”也可以看成苦和对苦的解脱之道的探索,只不过这种反抗是立足于一种激情、对抗,而不是一种寻求和解的寂静之道。
评分更接近文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