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局外人》《鼠疫》完整收录。获奖60周年纪念版。
《局外人》,加缪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
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粗线条地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的种种荒谬之事: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失手成为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默尔索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淡默然、麻木不仁地存在着。
《鼠疫》,加缪极具影响力和社会意义的代表作之一。
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突发鼠疫,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挺身而出,奋力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成功控制了疫情。
从《局外人》到《鼠疫》,从“冷漠”到“抗争”,两种选择,展现的不仅是加缪创作理念的转念,更是一场关于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的永恒思考——
当你受限于这个荒诞的世界,无法逃脱,你是选择漠视一切、做生命的旁观者,还是选择打破高墙、勇敢地奋起反抗?
———————————————————————————————————
【编辑推荐】
★完整收录加缪代表作《局外人》《鼠疫》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60周年纪念版
★权威名家译本,二〇一七全新修订
★封面图片出自国际摄影大师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之手,精选特种纸,烫金、印金双重工艺,完美珍藏
★重要的不是追问人生是否值得活,而是如何去活,包括承受因生活而来的痛苦
———————————————————————————————————
【名人推荐】
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
《局外人》是一部经典之作,一部理性之作,为荒诞及反荒诞而作。
——“存在主义”文学权威•萨特
《局外人》是出现在历史的环节上完美而富有意义的作品……它表明了一种决裂,代表着一种新的情感,没有人对它持反对态度,所有的人都被它征服了,几乎爱恋上了它。
——法国作家•罗兰•巴特
《局外人》整本小说,加缪写得冷静至极,从始至终不显露一点激动情绪。语言丝毫不露声色,多用断句,几乎看不出人物的思考,甚至有些啰嗦,但所有的细节都有意义——始终都是冷静与克制,将作者的情感和情绪控制得牢牢的,简直密不透风。
——“先锋派”代表作家•马原
《鼠疫》是个伟大的预言,很少有人读过它而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恐怕是加缪用了最简单的语言叙述了一些普通人面对一场灾难时一些最简单的行为吧。引人入胜、瑰丽奇异、慷慨激昂当然也会使我们感动,但是这种感动不大会持久。真正能使我们的心灵深处燃烧起来的,还是战胜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的平凡的、每日都在进行工作的人们。
——“尼采”著名研究学者•周国平
《鼠疫》是一部无论篇幅、题材、文笔和主题都无可挑剔的小说。我会反复阅读这本书,不断告诉自己什么是善,以及在动荡、战争、劫难的环境下怎样继续做一个善良的人,告诉自己怎样在集体的荒谬和失控中坚守正义。
——青年作家•蒋方舟
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
“存在主义”文学大师、“荒诞哲学”代表人物
1942年发表《局外人》,声名大噪
1947年出版《鼠疫》,获法国批评家大奖
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1960年因车祸不幸离世
直接上图 《局外人》是1942年出版的,而书中75页竟然出现了 “一九七九年大革命” 这种低级错误, 其实 应该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 另外还有错别字 “刑拘” 应为“刑具” 不知道是翻译者不认真呢,还是校对人员不认真。。。
评分看了加繆的《局外人》,我觉得内容戛然而止。留下让人很多回味的空间。由于文中的当事人默尔索在常人看来非常的特立独行,思想匪夷所思,所以我在期待他死刑的这件事是否也有出乎意料的转折。直到把书翻来翻去,才意识到也许作者不予再说下去,才能更让读者念念不忘吧。文中的...
评分通篇错别字,校对失职。
评分通篇错别字,校对失职。
评分这个版本装帧说实话我蛮喜欢,但是翻译实在是有提高空间,至于偏小的字号那就见仁见智了。
评分局外人,让我想到电影《发条橙子》。两个主角都是自己生命的局外人。书中后面一部是《鼠疫》,文字冷静,以至于读完都没有太大的情感起伏。感觉《局外人》和《鼠疫》还需要再读。另外,这一版本里的漏字、错字太过严重。
评分这个版本装帧说实话我蛮喜欢,但是翻译实在是有提高空间,至于偏小的字号那就见仁见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