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以及付诸实现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了美国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局限等作了分析。其次,通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利,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美国梦 在不同的人心中总会有不同的想法 但是作为一个梦想,也许他最本质的含义就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未来,这也是第一批去美国的移民者心怀的梦想,我们所知道的五月花号精神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一点。 其实做为中国人,改革开放后,也太多人心怀一份美国梦,一份有关...
评分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一如既往的林达。讲美国的民主与自由是怎么发展怎么体现的,明白流畅并且好读。 第一代以华盛顿为代表的好人政治,最终很快被基于怀疑人性的相互钳制体制所取代;但那种崇尚道德与尊严的绅士做派,以及他们的理念——政治是一位高尚、有智慧、有抱负的绅...
评分最近买的两本三联的书都是有关制度的,《如流星划过夜空》,《中国历代政治之得失》。 前书林达讲述了,美国的制度是如何建立的。近距离看美国的前三本都是在一个实践的层面上讲的,美国的制度是如何实施的,究竟有什么好处,以及种种其他的相关事情。而本书则讨论了,这样一个...
评分一位国际经济法的老师极力推崇林达的作品,说百看不厌,我一直奇怪关于宪政与民主,一向都是晦涩无趣,如何当作枕边书闲读?带着这份好奇去书店,书的名字还真让人吃惊,《如彗星划过夜空》可倒真像散文集的名字了。 书本就轻薄,再加上以书信的形式来表达内容,读起来...
评分看完这本书,太感慨于美国人的幸运了,正如书中所写的后人也对建国的那段历史做了研究,想得出那些开国元熏们是以怎样的动机来完成这一切的,有一个解释我觉得挺有趣,就是当时在法国的谁来着说‘这是半人半神的一群人’呵呵。也许也算是一种解释吧。本书的最后三分之一关于...
朋友推荐,也决定开始少看些小说。也算是因为想去美国旅游所以看的这个书。以后希望去每个地方之前能看看描述当地的书。最后几章真是太好看了,整个都很好
评分亚马逊图书大促第二本,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14年Q1季度时曾看完了1-3册,喜欢林达夫妻以法理学为对基础的评论风格,所以一直就心心念把这个系列的书全部搞定。不过略微失望,总体来说,我觉得第四册只是对前三册内容和细节的一些补充,叙述水平和深度甚至还没有前书精彩(有重复文章赚稿费的嫌疑...)。全书比较值得阅读的在后面几篇,介绍五角大楼机密文件案的全过程,用以阐述美国新闻自由历史,与林达《看美国》系列的核心精神一脉相承(当然如果你没有看过前三册,这本书还是写的挺不错)。推荐借阅即可,没有买的必要(想在书柜里面摆全一套的除外)
评分朋友推荐,也决定开始少看些小说。也算是因为想去美国旅游所以看的这个书。以后希望去每个地方之前能看看描述当地的书。最后几章真是太好看了,整个都很好
评分越写越收不住了
评分本来是为补充了解五角大楼文件泄密事件,却从制宪会议的历史中补上了民主制度的重要一课。200多年前在费城发生的一切总让我想到1949年,可惜“过激民主”、执政与立法的制衡、民主与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匹配、新闻自由等种种曾被美国初代政治家们忧虑过的,我们几乎一一蹚进坑里。但愿如林达所说,阻碍只是彗星划过夜空,我们仍有机会见识自由的星辰大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