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魏晋南北朝 历史 徐高阮 魏晋南北朝史 文献学 古代文学 魏晉南北朝 杨衒之
发表于2024-12-22
重刊洛阳伽蓝记 山涛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重刊洛阳伽蓝记》系作者受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合本子注”之说启发,重别《洛阳伽蓝记》正文和子注,并校订《洛阳伽蓝记》的讹脱衍倒。是诸多《洛阳伽蓝记》整理本中较有特色的一种。此书完成于上世纪40年代,陈寅恪先生亲为作序,广为揄扬。此后作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专 刊在台湾出版,受到学界重视。
《山涛论》钩沉发抉魏晋之际政治史的线索,讨论山涛、羊祜等清流名士阵营代表在魏晋时期政治演变中的角色和地位。以清流名士阵营与贾充阵营的争衡这一主线,解释魏末晋初的政治变迁。
徐高阮(1914—1969),字芸书,浙江杭州人。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卒业于西南联大,师从陈寅恪先生学习魏晋南北朝史。后应傅斯年之邀,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9年后,先后在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69年10月9日病逝。
徐先生以隐微线索,将山涛、阮籍、嵇康、羊祜、阮咸、张华、杜预联结起来,读史有间,大为感佩。易代之间,许多史实隐约不详,需前后左右联结,求一个可能却合情合理的论断。文史文章,常因为史料不足,理论不同而有不同看法甚至结论,但过程推演常成为极具美感的部分。儒者一物不知以为耻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了,古时书少,知识有限,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现代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不要说所有领域,单单一个领域的一小部分,都不敢妄称知道所有。但有两点肯定是必须的,对资料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这要诉诸目录学以及平日的系统整理,另一面是视野的广阔,从而有能力做出合情合理的逻辑推演,这就要求基础原典的精读以及对当代研究成果的掌握。执着于饾饤知识,只会令头脑愈来愈钝化,也容易掉到虚荣自得的陷阱里去。
评分一篇足矣!
评分读书时能联想到身边的人与事,是很好的习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乃有文化。进一步要连类取譬,乃有文采;再进一步要比较分析,乃有思辨;再再进一步得意忘言,乃有玄心。写作亦然。像《山涛论》这样治史有玄心的作品,49年以后的中国史家仅有田余庆一人。高华黄仁宇也仅有半份玄心。余子停留在第三层次,基本是“匠人治史”。徐氏何以如此卓绝?大学得陈寅恪亲传是主因,清华学运领袖是助力。有了“种族文化”法和实际政治操作经验,分析起山涛来,其思虑之周全,论证之缜密以及行文之流畅而有分寸,自然让人侧目。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个人气质问题。徐氏乃世家子弟,又有哲学基础,这是治史有“玄心”的关键。相比起来,邓小平侄子邓野的作品美感就跟徐氏不可比。盖少了一颗“玄心”耳。这是个人性情问题,似乎也是某党整体文化品味问题。
评分昨儿在书店翻了翻这书,《山涛论》一文是挺有意思的。《重刊洛阳伽蓝记》影印的是中研院史语所专刊本。不过序跋落款时间居然有挖改,是字体明显不一样的“一九五〇”“一九五九”,真画蛇添足。其实付印前记里还写了“中国大陆为赤潮所没”和“四十八年”呢,幸而没动刀斧,要不然天知道会改成啥样。
评分徐先生以隐微线索,将山涛、阮籍、嵇康、羊祜、阮咸、张华、杜预联结起来,读史有间,大为感佩。易代之间,许多史实隐约不详,需前后左右联结,求一个可能却合情合理的论断。文史文章,常因为史料不足,理论不同而有不同看法甚至结论,但过程推演常成为极具美感的部分。儒者一物不知以为耻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了,古时书少,知识有限,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现代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不要说所有领域,单单一个领域的一小部分,都不敢妄称知道所有。但有两点肯定是必须的,对资料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这要诉诸目录学以及平日的系统整理,另一面是视野的广阔,从而有能力做出合情合理的逻辑推演,这就要求基础原典的精读以及对当代研究成果的掌握。执着于饾饤知识,只会令头脑愈来愈钝化,也容易掉到虚荣自得的陷阱里去。
一、引论:研究史的情况 二、北平:革命党的进退 三、西南:新青年的文史 四、台岛:维新派的议论 五、身后:史学家的光影 六、回溯:士大夫的底色 七、综论:思想者的时空 一、引论:研究史的情况 近代中国,变动剧烈,内部系统危机叠加外部系统冲击,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
评分《山涛论》是徐高阮的遗作,发表在69年的史语所集刊上,系陈寅恪指导早年论文,为文深得陈氏考史三昧。即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考力相得益彰,利用习见史料言人所未言,其中既有个人的人生经历压在纸背,也有作者的读史感悟,注意到问题之间的联系,并做深入的解读。本文是典...
评分云中君对《山涛论》推崇备至,曾说“徐高阮一向是我的楷模。他的《山涛论》思虑之周全,论证之缜密以及行文之流畅而有分寸,实为采用传统实证史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史的最高境界之作。一个学者一生能写出四五篇这样的文章应该就足以登不朽之林。”本文选取了云中君与老冷关于此问...
评分《山涛论》是徐高阮的遗作,发表在69年的史语所集刊上,系陈寅恪指导早年论文,为文深得陈氏考史三昧。即敏锐的观察力和缜密的思考力相得益彰,利用习见史料言人所未言,其中既有个人的人生经历压在纸背,也有作者的读史感悟,注意到问题之间的联系,并做深入的解读。本文是典...
评分一、引论:研究史的情况 二、北平:革命党的进退 三、西南:新青年的文史 四、台岛:维新派的议论 五、身后:史学家的光影 六、回溯:士大夫的底色 七、综论:思想者的时空 一、引论:研究史的情况 近代中国,变动剧烈,内部系统危机叠加外部系统冲击,出现“数千年未有之大变...
重刊洛阳伽蓝记 山涛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