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中国文学简史》是以“心在创作”为研究出发点,以“文学本位”为思考角度,以揭示文学的创造性奥秘为研究依归,真正为文学史“写心”的力作。因此它的价值,还不仅仅在于其中精彩纷呈的具体论述,更在于总体上所达到的极记境界和从中体现的高明的文学史观。
林庚,字静希,著名诗人、学者。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1937年后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秋,林庚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共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七本诗集。作为学者,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共出版著作十一部,其中《天问论笺》获1995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他将新诗创作和学术研究完美地统一起来,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
看过书,总要记载一下。 这本书给我一些概念,一些名字,林庚先生到底看过多少书?感觉就没有他不知道的文人和名著。 还是说几句,看过这书得到的东西。林庚先生的体系中,中国的文学,在围绕着“士”这一阶层在发展,从早期的寒士文学,逐渐发展为市民文学。 书中我最喜欢...
评分不客气地讲,我对手头上这本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没有太多好感。我反感他用来评价文学,用来书写文学史的那套陈腐的马克思主义框架。 熊培云早年在南开办过一次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高中的历史教材毁掉了他对历史的兴趣,因为在我们的历史教材里有太多“规律”。历史哲学给...
评分 评分 评分此书被山东好多大学工科当作大学语文的制定教材和参考书,我也买了一本,的确是一本值得买的,值得来回读的书,作为教材更是难得。 里面说到玄学和社会阶段的一段宋代社会描写,实在是精彩,9页,当得一篇论文了。 说宋词过于简便,南宋一段应当重墨特写的没有写,相反元曲的...
选编的古文片段很不错,但是意识形态调性太多。
评分第四遍读,强调“惊异”;对宋以后的讨论,梦在他这里等同于诗,似可结合陈世骧,放在抒情传统的背景下考量,叙事的结构及悲剧的缺失,有文化匮乏情节意在与西方对应之嫌,西游记里的童心,也应视为梦/诗的变体;两个版本的改动很大,一些叙述后出转精更为周密,但框架的调整很不协调,王瑶的评论到位。值得多次进入思考审美经验的更多可能。以下是四年前读后写的,太装了:(刚读过第三遍,写的特别精彩。少年精神,盛唐气象,寒士文学,浪漫精神的观点赫赫有名…诗人一样的文学的简史,顾盼含情,前后照应的特别好。讨论理学的那一段和楚辞节奏真是又美丽又深刻的论文。
评分真叫人感动,居然读完一本文学史了
评分读的第一本中国文学史。能读出来林庚先生偏爱李白,杜甫次之。作为一本诗人的文学史,能够感受到他对此深深的爱欲。可惜我作为学童,时间仓促,这一次只是作为一本“提取信息”的书来读,没有精力和功力品味了,有缘再见!
评分卧槽尼玛的背古诗啊!!让我们这帮臭搞设计的干这么文化气息浓郁的活儿!!尼玛蛋不蛋疼啊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