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朱学勤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
出版时间:2003-10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618375
丛书系列:上海三联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朱学勤
  • 思想史
  • 法国大革命
  • 政治哲学
  • 历史
  • 哲学
  • 道德理想国的覆灭
  • 卢梭
  • 哲学
  • 理想国
  • 道德
  • 政治
  • 批判
  • 古典
  • 思想史
  • 乌托邦
  • 权力
  • 人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卢梭首先继承了中世纪救赎传统,并努力把这一传统传递给近代社会。正是在这一点上,他与坚持世俗理性的启蒙运动发生根本性的分歧。卢梭是一个颠覆性的二传手。他传出的是一个爆炸性的烈球。他的颠覆对象并不是彼岸天国,那一天国已随上帝远去。他要颠覆的对象,是此岸文明结构——从世俗生活一直到政治王国。他的理论包装是历史复古主义的悲观色彩,其内里的填料却是一种可燃可爆的道德理想主义:重建道德共同体,重建世俗社会。政治结构、文明规范。在这个意义上说,卢梭理论是一种早产的解构主义,社会政治上的解构主义。因此,它一旦落地引爆,就不仅仅是一场英美式的政治革命。它要把政治革命延伸为社会革命,把社会革命延伸为道德革命,把一次革命引申为不断革命、继续革命、再生性革命。用罗伯斯庇尔的话来说,那一场革命不仅仅是一场国内战争,也是一场国际战争,更兼一场宗教战争。

作者简介

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旦大学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思想史,目前从事的课题有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渐进变革思潮等。编著有:《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比尔》、《风声·雨声·读书声》、《书斋里的革命》、《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被批评与被遗忘的》、《热烈与冷静——林毓生学术论述集》等。

在中国思想界,朱学勤先生被视为自由主义代表人物。 近年来,多次出访欧美、港台,先后作为访问学者在台湾省“中央研究院”、美国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研究,并应邀赴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迪金森学院作学术讲演,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目录信息


引言 从神学政治论到政治神学论
第一章 思想的人口:原罪与赎罪
一、日内瓦的道德王国
二、 一颗“教士”心
三、笛卡儿之路一一“另外一个导师”
四、伏尔泰――被攻击的“进步”史观
五、历史负数下的异化
六、异化的外在层面――文化之异化
七、异化的内在层面一一感性之遮蔽
八、复古与颠覆的背反
第二章 至善论的政治哲学:自由之浮现
一、至善论――柏拉图的方向
二、至善论与法国启蒙学派
三、至善论与英国政治学说
四、至善论与分权说和代议制
五、至善论与自由
第三章 道德理想国的发生逻辑:自由之沉没
一、“公共意志”――道德理想国的人口
二、“公意”克服“众意”――自由的失落
三、“公意”克服“众意”――政党政治的扑灭
四、社会契约――一个失落社会自治、国家制度的
道德契约
五、第三者统治与第四种法律――内心统治法
六、从道德理想走向政治神学――一个“暗含
‘魔心’的教士”
七、道德与国家相联――政治哲学与政治学错位・
第四章 至善论的社会思想:民粹主义
一、民粹主义的始祖
二、民粹主义的社会观
三、民粹主义的妇女观
四、民粹主义的文化观――拒绝剧场
五、民粹主义的盛大节日――广场狂欢
第五章 卢梭复活:从论坛到神坛
一、卢梭之死一一控诉者被控诉
二、卢梭复活――一大革命前的精神氛围
三、卢梭升温――大革命的道德理想
四、卢梭信徒――罗伯斯庇尔
五、卢梭热究因何在――启蒙运动的教训
第六章 1789―1792:卢梭思想从背景走向前台
一、革命初期的宪政观念――冉森主义与卢梭
思想合流
二、“法兰西制宪之父”――西耶士转述卢梭教义
―“公意”钳制下的宪法辩论
四、代议制度――“剧场”里的风雨飘摇
五、主权在民――“广场”上的山呼海啸
第七章 从雅备宾派到雅各宾专政:道德理想国的
实践历程
一、道德法庭――统治合法性的转移
二、道德救赎――重组市民社会
三、语言磁化――革命之道德魔力
四、道德越位――罗伯斯庇尔悲剧之发生
五、内外禁锢――舆论划一与道德对抗
第八章 从霜月到热月:道德理想国盛极而亡
一、霜月批判――百科全书派雪上加霜
二、风月肃杀――雅各宾内部的道德灾变
三、花月法令――最高主宰开设道德宗教
四、牧月嗜血――最后一次道德狂欢
五、热月颠覆――颠覆者被颠覆
六、尾声.
第九章 后论
一、先验与经验共创历史
二、解构与建构平等对话
三、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互界定
四、政治神学论的消亡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 阳光与闪电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发信人: Isaiah (SKIASONARANHR), 信区: Reader 标 题: 朱学勤原谅,我也绝不原谅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Jan 15 22:00:02 2011), 站内 学术史的垃圾桶里装满了低估朱学勤老师韧性的较真者。很不幸地,貌似笔者成了其中 最新的一个。 最近发生的事情,我想不需要我再复述一...  

评分

当今世界,众象纷呈,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朴槿惠被弹劾去职,归根到底反映的是精英与民众的斗争。冷战胜利后的三十年是精英主义大行其道的三十年,工具理性一统世界,阶级固化与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科层制牢牢地将民众关进现代化的囚笼,精英与民众的矛盾不断激化...  

评分

评分

“我哪里是在批判卢梭?我是在我自己和同代人的心里剥离出一个卢梭。“ 中世纪基督教神正论传统衰落后,过渡为近代早期的政治神学论。这一过渡由卢梭开始,他将原罪的载体由个人移向社会。社会历史必须倒退至“零度状态”。“这一零度状态不是考古学家的实证发现,而是哲学家逻...  

评分

重读《道德理想国的覆灭》,这本书的关键词是“政治神学论”、“越界”。 朱学勤认为,政治神学论是中世纪“神学政治论”的变相延伸。放弃了神学形式,但是没有放弃神学的理想,把这一理想从天上移到了凡间。要在人间实现天堂理想。本来,上帝的鬼上帝,凯撒的归凯撒,现在,...  

用户评价

评分

如果说卢梭的思想跨界才酿成惨祸,那中国千年以来都是道德国家,为何直到49之后才出现和法国大革命相似的道德干涉不断深入以致难以挽回的结局

评分

不仅是卢梭,要警惕一切先验理性的哲学。因为这些理论一旦进入操作层面就成为危险的乌托邦:形成道德理想与行政权力结合,对公民自由大规模入侵的恐怖道德专政

评分

既视感极强,暗寓褒贬,有些地方简直到了指桑骂槐的地步。略有疑虑作者某些论断会不会太想当然,有些倒因为果的感觉。

评分

终于意淫出了文革十年的精神来源。

评分

过了今天,我就再也不写那些不想写的东西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