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

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郜積意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3-2-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05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学
  • 学术史
  • 思想史
  • 秦汉史
  • 經學
  • 汉代
  • 郜积意
  • 易学
  • 两汉经学
  • 历术背景
  • 经学史
  • 汉代学术
  • 天文历法
  • 经典诠释
  • 思想史
  • 历史背景
  • 制度演变
  • 儒学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讨论三卷本《京氏易传》之例。今三卷本《京氏易传》的卦序是八官卦,其内容包括二十八宿人卦、月日人卦、五行人卦等,是前汉《易》学史的重要著作。民国徐昂《京氏易传笺》及今人卢央《京房评传》等对《两汉经学的历术背景》有专门讨论,但仍有不少问题尚待修正。如在月日入卦上,《京传》以建候积算为表征。建始之例,据问而成,故《京傅》原文“建起戊寅至癸未”当误,坎卦应“建起癸未至戊子”。徐昂、卢央等皆未指出,甚至依此起例,立论有误。又因《汉书·京房传》所载京房上封事,其说合乎六日七分说,而六日七分的卦序与八官卦序不同,故进而讨论二者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历术上,提及六日七分与《太初历》的日法八十一分不同。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论三卷本《京氏易传》,兼及京房的六日七分说
一、飞爻、伏爻、世爻及二十八宿入卦
二、建候积算之例
三、五行人卦中的分象问题
四、吉凶判断的其他因素
五、京房的六日七分说
六、小结
第二章 “五际”说的“殷历”背景——兼释《汉书,翼奉传》中的六情占
一、论迮鹤寿《齐诗翼氏学》
二、纬书的历术背景
三、翼奉的历术背景
四、试以“殷历”说“五际”,兼释《翼奉傅》中的六情占
五、小结
第三章 《世经》三统术与刘歆《春秋》学
一、《三统历》与《太初历》关系简述
二、刘歆确定商、周年数的可能性还原
三、刘歆征引文献的问题
四、《世经》引《左传》疏解
五、析《五行志》中的刘歆日食、分野说
六、服虔三统术与刘歆的比较
七、小结
第四章 郑玄《周书》、《豳风》注的年代学背景——兼论郑宗《周礼》及今、古说的归类问题
一、从蔡邕《月令章句》用“四分历”说起
二、郑玄《月令注》及以历释经的特点
三、以“殷历”为基础的周初年代学”
四、《金滕》三家释:今、古说的归类及其问题
五、引申讨论:郑宗《周礼》的具体表征
六、禘袷年限:郑氏《周礼注》中的非古文说
七、小结
第五章 杜预《长历》与经传历日考证
一、《长历》的频大月设置
二、《长历》的置闰特点,兼及日食之释
三、杜氏“参校历日”考释
四、诸家论说辨析
五、历日考证中的“从赴”说
六、小结
结语
引用书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看到这书里面的目录,想读这书很久了,因为以前读京氏易的时候有些问题搞不明白特别想在这书里得到答案。当当活动,下决心买一本,迫不及待先读了第一章京房的部分。 当然可以看出郜先生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学到了一些东西。同时,作者所指示出的“经学与历数”兼通的治汉代...  

评分

这书要认真读,但是我还是有几个小问题,我暂时写几点,有空再补充。 1、首先是研究京氏《易》,可能写作此文时放马滩简《钟律式占》尚未公布,抑或是作者未能注意到其与京氏《易》七十二候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谈这方面的问题时,并没有能够清楚地解决七十二候的源流问题,不能...

评分

这书要认真读,但是我还是有几个小问题,我暂时写几点,有空再补充。 1、首先是研究京氏《易》,可能写作此文时放马滩简《钟律式占》尚未公布,抑或是作者未能注意到其与京氏《易》七十二候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谈这方面的问题时,并没有能够清楚地解决七十二候的源流问题,不能...

评分

这书要认真读,但是我还是有几个小问题,我暂时写几点,有空再补充。 1、首先是研究京氏《易》,可能写作此文时放马滩简《钟律式占》尚未公布,抑或是作者未能注意到其与京氏《易》七十二候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谈这方面的问题时,并没有能够清楚地解决七十二候的源流问题,不能...

评分

看到这书里面的目录,想读这书很久了,因为以前读京氏易的时候有些问题搞不明白特别想在这书里得到答案。当当活动,下决心买一本,迫不及待先读了第一章京房的部分。 当然可以看出郜先生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学到了一些东西。同时,作者所指示出的“经学与历数”兼通的治汉代...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历术、历谱基本都看不懂,只能从方法、逻辑和结论上看一看,以后还得拿出来再多读几次。

评分

多年前,郜老师已推荐我看刘洪涛先生《古代历法计算法》,虽然买了,但没有认真去演算。如同推例,不动手操作,最后还是不会。遗憾~

评分

搁置太久了看得有些头大。

评分

反正一涉及这种就读不懂,完全不知道说什么。

评分

真可算是“继绝学”了。具体推算,实在是看不明白...1、京氏易传跟京房本人的关系还不是很明朗,2、郑玄以周礼之学为本位之说可以与乔秀岩对郑学体例的探讨相参看。3、刘歆跟服虔虽然都可以算是古文家,但学术态度泾渭分明。是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