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四岁时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生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早期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作品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不少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尔奎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
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晚年的一部随笔集,一九九三年出版。题名为“写作”,但并不局限于写作本身。作家的点滴回忆与感受:孤独、酒精、情人、独居的乡村别墅、电影、乃至对小哥的爱都融入其中。全书收录了五个短篇,分别为《写作》、《年轻的英国飞行员之死》,《罗马》,《纯洁的数字》、《画展》。
很难说《写作》是杜拉斯标志性的作品,在许多地方看来这是她一段时间内或几段时间内情绪波动的产物。我们总习惯将杜拉斯的断句方式解释为一种表达的需要,当然这是可以的,但我觉得更多的这是由于法语这门语言所独特的语法原因所造成的。这一点在《写作》中远比《情人》等纯小...
评分前半部分她纯粹地说写作本身。她与写作在一起的生活,她写作时的生活,写作时候的状态,写作带来的感觉,写作分享的与不能享有的。 我们可以读到一些她文字并没有直接叙述,却潜藏的信息。从中更多的是看到写作所需要的代价。 写作的人都在思考什么是写作。想给它...
评分写作的孤独时这样的一种孤独,缺了它写作就无法进行,或者它散成碎屑,苍白无力地去寻找还有什么可写。它失血,连作者也认不出它来。 你找不到孤独,你创造它。孤独是自生自长的。我创造了它。因为我决定应该在那里独自一人,独自一人来写书。 我可以说想说的话,我永远也不...
评分我很久以前就喜欢杜拉斯,初中便开始了。那句“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让当年的我惊为天人。我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有趣的人。然而杜拉斯的语言是琐碎的,跳跃的,曾经有人把她归为意识流,其实不然,杜拉斯的写作,抛去那些心理描写,它的本质更接近于电影拍摄,每一段故事都...
评分我很久以前就喜欢杜拉斯,初中便开始了。那句“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让当年的我惊为天人。我知道这绝对是一个有趣的人。然而杜拉斯的语言是琐碎的,跳跃的,曾经有人把她归为意识流,其实不然,杜拉斯的写作,抛去那些心理描写,它的本质更接近于电影拍摄,每一段故事都...
写作是直视苍蝇的死亡的一种不可中断的直觉行动,是入侵他的羸弱的快死亡的身体,寻找尚未名之的虚无,并在其中实现一种“在场”;一贯的意识流写法,跳跃的往昔片段,任凭笔尖游走,写作的绝望直逼纸上;无形的叙事技巧和有形的情感流露,杜拉斯借写作之名,吐露一些私密体验;对于纳粹,她有充沛的精力去憎恨,写作变成捍卫个人尊严的一种使命,她书写,整张纸都变得严肃;作家是极致孤立充满怀疑精神又时刻容易怜爱的群体,是能在目见罗马强硬(强奸)地占夺(爱)各国文明(女人)时,能在他无知的强烈魅力下甘愿被夺走,在抛弃的情况下平静地接受,她接受,因而更加坚忍,比男人还强硬。这和杜拉斯终生的渴求“绝对的爱”相映照,说到底作家的文字投射的还是作家本身,杜拉斯的写作也始终是她本人;我们一生都在力求离那些隐秘的黑色巨洞更近一些。
评分写作是一件孤独而又充满希望的事情,阅读也是如此,永远不接地气,永远不向生活妥协,也永远孤独而又有希望,在文字里寻找光明和永生。
评分对于孤独,诠释得最好的恐怕只有杜拉斯了
评分我生平第一本精装版的杜拉斯丫~
评分我生平第一本精装版的杜拉斯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