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经典的经济学决斗之起源与遗产
《通论》、《通往奴役之路》,这些思想的两位奠定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隔着一道巨大的深渊,凝视着彼此。这道深渊,拉开了我们这个时代最轰轰烈烈的经济学之战:政府是否应当干预市场。两人同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之上研究商业繁荣和萧条的周期,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哈耶克认为,改变经济的“自然平衡”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标志着一个周期结束的大规模失业和困难,可以靠政府开支来缓和。终其余生,两人始终无法认同对方的观点。
二十多年中,两人通过信件辩论,通过公开发表的文章辩论,通过激烈的私下对话辩论,最终又通过他们热心的弟子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和米尔顿•弗里德曼代为辩论。
凯恩斯口才和魅力过人,对世界持有一种乐观的愿景:政府计划和管控能撑起经济。这一观点很快为大西洋两岸整整一代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所接受。
与此相反,哈耶克是个一丝不苟的逻辑家,他顽强地逆流而上,在市场倡导者和自由意志者中找到了支持。
从富兰克林•罗斯福到乔治 W. 布什等数代政治家,在两位学者的想法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这场争辩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生计。
从大萧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战后恢复到当前,资深记者尼古拉斯•韦普肖特详细梳理了20世纪两位经济学巨人之间的这场论战。两位大师的不同愿景影响了世界经济的起起落落,迄今仍牢牢地掌控着它的走向。
尼古拉斯•韦普肖特
记者,著有《罗纳德•里根和玛格丽特•撒切尔:政治姻缘》(Ronald Reagan and Margaret Thatcher: A Political Marriage)。《伦敦时报》和《纽约太阳报》前资深编辑,现居纽约。
读懂了这俩人,就读懂了20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但简单说来,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就像一个人得了病,凯恩斯会鼓励他多吃抗生素,即使这样下去,会使病毒产生耐药性,会越吃越不灵,但它是能解脱你眼下病患的唯一途径。凯恩斯相信,即使这种方法不能祛除病根,...
评分在中国,至少表面看起来,哈耶克比凯恩斯吃香。 我采用了一个谨慎的措辞,“表面上看起来”至少表明了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种,哈耶克在国内学界的长盛不衰,不是因为他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学,而是因为他的自由思想理论;第二种,哈耶克在作为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在民间受...
评分我们,是的,我们这些远在东方国度,才经历了市场经济30年出头的一个国家里的老百姓们,对凯恩斯和哈耶克感到陌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就是主流经济学界,也不常探讨咸水派和淡水派的论题,而余下的小虾小鱼们只热衷于豆腐脑是甜还是咸。 如果我们这个国家,对凯恩斯和哈耶...
评分凯恩斯认为,失业要比通货膨胀更可怕,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可以适当允许通胀,需求与失业率具有反相关的关系, 政府应该适当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人为制造需求,待经济恢复后,利用税收增长来填补萧条期间刺激经济带来的债务,但凯恩斯绝对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支持自由市场,...
评分学术界上有很多值得大家争议的问题,譬如,在哲学领域,两千多年来哲学家一些都在试图给哲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管理学领域,管理学家也在不断分析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是什么;那么在经济学领域,这个最伟大的问题则属于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之间的争议。 争议的双方是凯恩...
争斗最厉害的,往往是互为依存的两个,讨论最激烈的对立观点,其实往往是互补的,凯恩斯和哈耶克的逻辑也好像没啥大的区别,只是一个更理想,而一个更现实吧。
评分政府并不是谁的盲目信徒,政府只服从于现实,在欧洲国家和美国,由于存在选举这一事,能迅速看到结果的短期政策比等待市场自我调节大受欢迎。这一逻辑就是“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所以,现在活得好很重要。”
评分300页的书,60页的Reference,定到60块是因为好卖还是不好卖;中文名实在恶俗,译者脑洞大开;逻辑结构性汉语不如英语,偏学术的书该读原版;哈耶克反驳不了凯恩斯就形而上地道德攻击,活该最后成社会学家了。
评分“大战”完全是噱头,但是里面描述的历史和异闻还是挺有趣的。仔细想来相比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因为反社会主义的立场被追捧,凯恩斯对经济学的贡献才更为伟大。我要去多读读凯恩斯的书。
评分Keynes VS Hayek,the winner is Friedma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