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充分利用日本及中国大陆、台湾所藏档案史料,体察清末民初的时代语境,以华盛顿会议等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为案例,梳理、剖析当时外交活动的表象、特点及其本质。对晚清至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外交制度的形成、外交政策的制定、外交机构的兴衰、外交人才的培养,以及重要事件中中央政府、外交官僚、社会舆论所起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尽分析。全书力求摆脱以往民初外交史研究中重评价、轻实证的痼疾,还原以往研究中未能注意到的细节和时代特点,并追索民初外交与其前后时代外交的关系。
川岛真 1968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课程修了,文学博士。现任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国际社会科学系东亚国际关系史专业副教授。主要著作有:《走向近代国家的摸索 1894—1925》(岩波书店,中国近代史丛书2,2010年)、《东亚近代史》(11卷,合编,岩波书店,2010—2011年)、《中国近代外交的胎动》(合编,东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走向全球性中国的路程——外交150年》(合著,岩波书店,2009年)、《1945年的历史认识》(合编,东京大学出版会,2009年)、《中国的外交》(合编,山川出版社,2008年)、《东亚国际政治史》(合编,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7)等。
作者:罗夷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2年10月28日 《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不算是一本很新的书了。2005年,现在的东京大学大学院总合文化研究科准教授川岛真先生,还在北海道大学任教,当时他应邀访问北京大学历史系,就是带着这部出炉未久的著作而来的,接连几场...
评分 评分准备论文期间,偶然得知川岛真的这部新书《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翻了翻目录,与论文所涉主题大有交叉,且有不少新意。邮件中向于sir提到并推荐,没想于sir说川岛是他同岁好友,现在东大接他导师石井明的班。由于准备申请资料细碎繁琐,一直没时间细读,昨日阅毕,收获不小。...
评分近来对民国外交史颇感兴趣,零星看了徐国琦、唐启华的几本书。在湖北省图书馆的书架浏览,无意中看到《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久闻大名,遂借阅之。俗务缠身,用了三周才算看完。全书洋洋洒洒60余万字,时有灼见,不能尽记,特摘录几点备忘。 本书是东京大学川岛真教授积多年之...
评分准备论文期间,偶然得知川岛真的这部新书《中国近代外交的形成》。翻了翻目录,与论文所涉主题大有交叉,且有不少新意。邮件中向于sir提到并推荐,没想于sir说川岛是他同岁好友,现在东大接他导师石井明的班。由于准备申请资料细碎繁琐,一直没时间细读,昨日阅毕,收获不小。...
部分章节似乎有所删节
评分重新考察了北洋时期的外交制度和特点,以其如何实现文明国化的努力为线索,矫正了评价过低的北洋外交史,肯定了其在维持中华民国作为统一国家的努力。一个可能的问题在于档案材料本身的局限性,某些卷宗可能某些过程会相当详细,而有些会在意犹未尽之时戛然而止,难觅结果,文中时常有此痕迹。
评分历史学啊星星眼
评分小纠结,国内好贵,有能力读日文版吧!
评分小纠结,国内好贵,有能力读日文版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