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和王永江

张作霖和王永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薛龙
出品人:
页数:275
译者:徐有威
出版时间:2012-4-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115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张作霖
  • 王永江
  • 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薛龙
  • 满洲
  • 张作霖
  • 王永江
  • 民国历史
  • 东北军阀
  • 奉系军阀
  • 政坛风云
  • 历史人物
  • 军政关系
  • 东北近代史
  • 人物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张作霖和王永江:北洋军阀时代的奉天政府》是这样安排的,在绪论里为全剧的演出设置了舞台背景,每一章服务于对某个故事的详细阐述。最后,作者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较多的主人公失落、失败、丧失机遇的感觉,这种感觉加深了他们在弥留之际的忧郁。最后一章通过阐述整个研究的主旨和文章情节的要点,将整个故事嵌入了更广阔的背景。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薛龙(Ronald Suleski):1942年出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1974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80-1997年在日本东京担任一家国际出版机构的负责人,同时出任日本亚细亚协会主席。1997年返回美国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2009年出任美国萨福克大学罗森伯格东亚研究所所长兼教授。

译者简介:

徐有威: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民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

杨军: 吉林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特别是古代东北地方史的研究。

目录信息

中文版序言
中译本序言
前言
对中国军阀时代货币之说明
有关张学良之说明(其死讯已公布)
第一章 绪论:张作霖之东北
汉人移民“满洲”
张作霖
奉军
张作霖的核心幕僚
杨宇霆
张作相
吴俊升
张学良
于冲汉
东北堡垒
苏俄
日本帝国
张作霖和日本人
第二章 王永江的出场与行政改革
王永江
货币问题
基础性货币改革
奉天元(奉票)
税务改革
省府与自由市场
对王永江的回报
第三章 1922年的冲突
华北的战争(第一次直奉战争)
王永江打算进行对峙
王永江离开沈阳
王永江与张作霖对峙
张作霖让步
第四章 移民东北
政务厅
任命新道尹
垦殖与发展计划
计划带来的成功
第五章 拓展地方产业
实业厅
商会
东三省纺纱厂
东三省纺纱厂的成功
第六章 重组官银号
创办东三省官银号
将重组后的官银号投入运作
奉天军方的阻碍
重组的官银号开始运营
第七章 王永江辞职
张作霖重新进入山海关
戒严法之下的奉天
王永江决定辞职
张作霖请王永江返回
王永江之死
第八章 东北堡垒的崩溃
莫德惠试图支撑省府
刘尚清的第二次努力
张作霖回到令人沮丧的东北
第九章 结论
共和理念
军阀现实
对军阀行为缺乏制裁
负责的地方官员
本地商业精英
东北的军事力量
东北的平民精英
民事政府和初步现代化的成果
地区发展和现代化
合作与发展的结束
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的文人政府
注释
参考书目提要
评《王永江与奉天省早期现代化研究》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冯小刚说,今天无论你混得多好多体面,都别忘了自己是灾民的后代。 翻开近现代史,我们才会明白我们的前辈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艰难岁月。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无休止的战乱就像黑暗的轮回,灾难一次次降临。在苦难的岁月,活着是需要一些运气的。 一个古老的文明,看上去已经失去全部...

评分

本书是一本有关历史的著作,而每本书也有自己的历史。 本书的历史始于我的博士论文。我在密歇根大学的亚洲图书馆里,一边浏览,一边思考着几个可以做博士论文的题目时,偶然碰上了存放东北资料的那些书架。那些崛起于东北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和崇山峻岭中的古代北亚民族的...  

评分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讲了奉军入关之后由于军费的需要对地方经济的疯狂掠夺,但是25年的奉军在山东和华北被孙传芳,冯玉祥联手反推,只能在北京天津一带勉力维持,短短发展几年的奉天一省的经济也仅能支持到此。28年被KMT赶回东北,也在于依靠奉天一省无法和江浙经济对抗。至于张学...  

评分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讲了奉军入关之后由于军费的需要对地方经济的疯狂掠夺,但是25年的奉军在山东和华北被孙传芳,冯玉祥联手反推,只能在北京天津一带勉力维持,短短发展几年的奉天一省的经济也仅能支持到此。28年被KMT赶回东北,也在于依靠奉天一省无法和江浙经济对抗。至于张学...  

评分

读书笔记。摘抄总结为主。 奉天,即今天的辽宁省。20世纪20年代,张作霖是东三省的实际控制者,而王永江则是张作霖所任命的当时民事政府的首脑。在1917年到1926年,在民国初年大多数地区在军阀的蹂躏下限于民不聊生、灾祸四起的局面的时候,东三省一度出现了奇迹般的经济繁荣...  

用户评价

评分

生不逢时真的是一种悲剧。

评分

民政官要发展经济,平衡收支,稳定货币;军阀则要开疆扩土,掠夺税收,滥发纸币。公知们的有原则的军阀,唯一没放在眼里的就是老百姓!

评分

这本书写了王永江自20年到26年对东北经济发展做的努力,与大部分写军阀的书都会去写他的出生、成长、攫取权势、对其他武装势力的征伐(土匪、倭寇、打着各种口号的其他军阀、不受控制的将官)不同,它着重写地方精英如何在胁迫中与军阀武装制衡,王永江修铁路、公路,鼓励关内移民垦殖,改革币制,改革公职人员选拔、办警察队伍,改革税收、约定军政与民政的边界(张作霖邀王任职时的承诺,不过没到用兵的时候就毫无用处),开工厂办实业与日本企业争市场,为东北带来了3年发展,财政税收不仅偿还了各国借款、维持了保境安民的奉军、还有结余用来扩大投资。但张作霖两次卷入北京争正统政权,靠吞噬东北的财政收入来维持自己的面子,让自己悬在北京,戴着海陆军大元帅。面对战事对经济的吞噬,王永江第一次借眼疾辞职与张作霖的奉军摊牌,获得了军民

评分

官僚体制和传统价值在军阀混战时期对有序政府的构建、维持社会经济民生的巨大作用,特别是民政官员和地方商业精英的作用,及其与军阀的合作与冲突。史料很详实,分析和立论较少,翻译稍嫌拗口。

评分

北洋时代的东北政治史. 想姥爷就是那个时候乘着火车逃往东北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