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翻译奖 首届翻译新人奖获奖作!】
【《译林人文精选:论美国的民主》由《读书》主编王焱特别撰写万言导读。】
《论美国的民主》入选《中国书评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
《论美国的民主》是所有探讨民主本质的著作中最优秀的一本。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没有一位外国观察家关于美国国家 制度以及文化的著作,能超越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甚至连能与之媲美的都没有。 ——《纽约时报》
在《译林人文精选:论美国的民主》中,托克维尔从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出发,探索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根源。当全世界对“民主”这一新奇的观念或制度仍然存在幻想、误解及恐惧时,托克维尔却以超越时代的真知灼见阐述了民主的是非利弊,将美国的社会状况、哲学观念、宗教思想等与以英法为代表 的西欧国家进行对比,探讨了如何以美国为参照,从本国现状出发,建成民主制度。书中所言影响深远,极具现实意义。
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是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论美国的民主》是其代表作,被认为是社会学早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够预先定出一切,没有一个国家的制度能够代替理性和民情。 ——亚历西斯·托克维尔 美国民主得以长久而稳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大陆伊始的各乡镇自治状态,地方分权先于政府集权存在,各尽其责与平等的观念使得每个人都参与社会政治事务成为基本的民情...
评分1805年,这一年伟大的皇帝波拿马赢得三皇会战,达到了他军事的颠峰。也在这一年,亚历克西.de.托克维尔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名字里带de的法国人的作品,比起巴尔扎克大仲马卢梭之类的草根,通常有一股与身具来的优雅和庄重气象。 1831年,年仅25岁的的托克维尔随友人远涉重...
评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译林出版社2012年10月 2012年4月20日夜晚读到此书,一直到2012年4月21日凌晨在从南京到阜阳的车厢里读完此书。这趟列车是凌晨一点五十二分从南京始发,托克维尔的这部书之前没有听人介绍,是先从豆瓣看手机电子书看到大约一点多,觉得很棒...
评分于是,他们离开了自己休养生息的这座城市,但他们是心安理得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此生是朝圣者和异乡人。 ——纳撒尼尔·莫尔顿《新英格兰回忆录》 1831 年 5 月,法国人托克维尔(Charles Alexis de Tocqueville)和友人博蒙在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海上航行后到达美国,彼时距...
评分显而易见,如果政府集权与行政权结合起来,就会获得无限的权力。这样它便会使人完全的长期的不敢表示自己的意志,习惯于不是在一个问题上和暂时的表示服从,而是在所有问题上和天天表示服从,因此他不仅能用自己的权力制服别人,而且能用人民的习惯驾御人民。他先把人民彼此孤...
慕名而来。从王书记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起就想看论美国民主了。对比商务印书馆董版,译林的翻译很好。不知道为啥,商务印书馆翻译什么都总有一种硬是要翻译得让人看不懂才可谓经典的架势。书中很多观点和现在的美国不太符合,例如爱国,例如经济平等。但是对于法学家、对于民主的分析还是头头是道,尤其是柔性专制主义,不寒而栗。缺点是好些地方观点直接抛出来,而缺乏推导的逻辑,减一星。
评分依然是态度谦逊,循循善诱,引用规范和细致到令人发指的托克维尔。如果跳过托克维尔谈民主,你一定会遗憾错过了多么才华横溢激情四射的文学表达。作为研究者,读托克维尔一是为了其观点,二是为了其对学术严谨热情的态度,爱其所研,文献与实践兼备,太佩服了!
评分社会理论家的美国考察报告
评分文内可见前后矛盾模糊之处 后半部显然是偶然而感 议论而非推理 基本不成系统 但仍然是上乘之作
评分①崭新建立起来的美国,没有巨富,没有赤贫,人均财富很平均;没有受过特别高教育的人,也没有教育水平特别低的人,人均受教育程度处于中等。当年这个国家过于年轻,还没来得及培植资本贵族,到今天也形成了贫富分化。②共和政体更适合小国,大国共和有走向分裂危险。美国这个联邦制大国是个奇葩,不同于欧洲由上而下建国,而是由下而上先立镇,到县到州,最后组合合众国。它没有经历过民主转型,不需要承当风险,而是生来就是一个民主国家。③民主国家更有利于个人追求幸福,但因其自身短视,很难合力完成一个长远规划的宏伟目标。我想上台政客也是以短期利益贿赂选民,保证任期内位子坐稳就可以,卸任后甩锅给下届、下下届就行了。④一旦发生战争,在国力相当条件下,分权国家打集权国家是找死。战争首要是能否最大限度调集国内资源,其次才是资源多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