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娜庄园里的一头猪“老麦哲”(Old Major)临死前号召庄园里的动物反抗人类剥削,建立动物自己当家做主的共和国。老麦哲死后,庄园里的两头猪继承了他的思想,将其总结为“动物主义”,并以此为革命纲领领导了一场起义,将人类赶出了庄园,实现了“动物当家做主”的愿望,并把庄园 更名为“动物庄园”,同时制定了宪法性质的“七诫”。但起义成功不久以后,作为领导集团的猪发生内部政治斗争。革命领袖之一“斯诺鲍”(Snowball)被宣布为革命的叛徒遭到驱逐,而另一革命领袖“拿破仑”获得了庄园的绝对领导权。此后,猪领导集团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特权,最终变成了比人类更甚的剥削者……
《动物庄园》(Animal Farm),也译为《动物农庄》《动物农场》等,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部著名的反乌托邦寓言小说。评论家普遍认为,故事的原型是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作者本人也曾在写给伊冯·达维(Yvonne Davet)的信中提到,他这部小说事实上是反对斯大林的。
本书已在“字节社”网上书店上架:http://tangcha.tc/books/616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英国小说家,记者。其作品多以揭示社会不公,反对极权,提倡社会民主主义为主题,代表作为政治讽刺小说《动物庄园》(1945)和《一九八四》(194 9)。在这两部作品当中,奥威尔揭露了掩盖在社会主义名义下的极权主义,而小说中对极权主义政权的语言也在之后的历史当中不断得到印证。他在小说中使用的“老大哥”(Big Brother)、“新话”(Newspeak)、“双重思想”(Doublethink)均被收入英文词典,并作为讽刺词汇被大量使用。由于他的作品在政治领域的影响,由他的名字衍生出“奥威尔主义”(Orwellism)和“奥威尔式”(Orwellian)甚至成为了日常用语,用来指代奥威尔小说中描述的那种极权政体。
译者简介
郝海龙,1988年生于陕西府谷,80后诗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从大四起从事GRE教学工作,即将赴法攻读经济学博士。
看了荣如德先生译的《动物农场》,这是第一次看荣先生的译作,而是我看的第6本《动物农场》译本。现在已经有了至少9种《动物农场》译本,除了个别译本,大都还不错。 看荣先生译作,感觉先生的中文功底很深,许多用词令我赞叹,不过译文也有白壁微暇的地方,看书时随便记下几...
评分 评分(节选自李零发表于2008年8月号《读书》的书评) 我们先介绍人类: 一)琼斯先生(Mr. Jones),庄园农场的场主。他整天喝酒,醉醺醺,对手下的工人疏于管理。他们光挤奶,不喂草,引起母牛闹事。其他动物群起响应,把琼斯赶走。琼斯流亡在外,住在威灵顿(...
评分看了荣如德先生译的《动物农场》,这是第一次看荣先生的译作,而是我看的第6本《动物农场》译本。现在已经有了至少9种《动物农场》译本,除了个别译本,大都还不错。 看荣先生译作,感觉先生的中文功底很深,许多用词令我赞叹,不过译文也有白壁微暇的地方,看书时随便记下几...
永远不要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段时间因为疫情看见太多人云亦云了,当人人都说好或坏的时候你就该警惕了。p.s不管哪种体制,永远没有完美之说,因为只要你站的位置不同,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会改变,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从来就不存在。
评分和1984中披露和讽刺的政治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人类世界,一个是以动物来隐喻。以自由和平等名义的起义,最后沦为强权和阶级和个人的私有物,被愚弄的普通人,接受着思想上的洗脑和武力上的镇压。历史沦为胜利者的工具。实干家被夸夸其谈者掩盖。政治永远是少数人的游戏,而普通人永远是被愚弄的
评分因为“在此园中”,读到讽喻时能领会,但其实没必要过多地代入。制度之间的摇摆不会卡死在某个特定的具体的点上,这只是自社会形成以来无法躲避的螺旋而已。上升就行。
评分感觉影射了很多
评分神作!写于1944年,作者是穿越回去写的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