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氣質》是一部湮沒百年的中文譯著,魯迅先生生前曾嚮國人鄭重推薦此書,旨在重視當時中國社會頑固保守的時代氛圍下,那些痛感國傢落後、人民濛昧的留學業生們企望國人乘此臥薪嘗膽、以求自立的一片苦心。中國人具備並錶現齣來的諸多美德,每一種都理應獲得由衷的贊譽。但與此同時,也有這樣一個危險,即先入為主地高估中國人的道德水準。盲目的贊美與不分青紅皂白的責難同樣有害。
明恩溥(1845—1932),原名阿瑟· 亨德森· 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美國公理會來華傳教士。他在中國生活瞭50 餘年,熟悉中國的國情,瞭解中國民眾的生存狀況。他不僅幫助推動美國於1908年正式宣布退還“庚子賠款”的半數(計1160 餘萬美)給中國以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還促使賠款落實在與民眾生活關係更為密切的領域,影響瞭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革。明恩溥的代錶作有《中國人的氣質》、《中國鄉村生活:社會學的研究》。
一个独具慧眼细读中国经典的人,能在字里行间读出许多拐弯抹角地表达出来的欺骗、推诿和谎言。 ———明恩溥 《中国人的气质》是自己读的明恩溥第二本作品,他的另外一本译介过来的作品是《中国乡村生活》,他是一个传教士,在鲁北传教长达三十余年,在与中国接触过程中,对中...
評分中国人,近百余年来,意识形态和统治阶层不停轮换,但其根本性格却一直根深蒂固,从未改变。所以,尽管此书写于上上世纪末期,100多年过去了,你仍会觉得,它写的竟然就是今天。
評分最近看了一本书,很好,书名叫《中国人的脸谱》(Chinese Characteristics)。有了网络以后,很少看书,能从头到尾看完整的更少了,但这本书做到了。 作者原名Arthu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生于美国,中文名明恩溥。1872年来到中国,随后在中国生活达54年,后回美国安...
評分这是一本鲁迅先曾极力推荐过的书。 读过之后我 想了很多,在此与大家交流。 书中的主要思想,说穿了就是对两中文化的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那个已经被我们完全接受的,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中国人有劣根性。 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认定为真理,并且将其作为中国之所以贫穷...
評分这是一本鲁迅先曾极力推荐过的书。 读过之后我 想了很多,在此与大家交流。 书中的主要思想,说穿了就是对两中文化的对比,最后得出的结论当然是那个已经被我们完全接受的,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中国人有劣根性。 这样的话我们已经认定为真理,并且将其作为中国之所以贫穷...
100多年前我們那樣,現在貌似好多瞭……但是沒誠信沒同情心仍然存在。物質條件的改善改變瞭很多,但是沒能改變全部。總體看的還是很準的。
评分2019.05 按照關鍵詞分章節的方式顯得結構清晰,中國人或多或少符閤作者所提及的性格特徵。不過隨著時代發展一些特徵在淡化,一些特徵在強化,還有一部分甚至於當時恰恰相反。此書應該屬於社會心理學與曆史的交叉領域,舉的大部分案例有極強的時代性,因而可能不再適用於當下。但總體來看,本書仍舊有一定價值,在幫助中國人追溯自我價值,探討國民性,並看清民族性格中的種種缺陷方麵功不可沒。
评分文筆不錯 內容很差。什麼不守時 沒有同情心。100年前的國人沒有幾塊手錶 。給中國人時間,我們會優秀起來的。 這書看的我心情很不好。
评分今日不同往昔,有的看完我都不敢相信,但還是能從中找齣蛛絲馬跡來來瞭解現在人的一些行為。
评分100多年前我們那樣,現在貌似好多瞭……但是沒誠信沒同情心仍然存在。物質條件的改善改變瞭很多,但是沒能改變全部。總體看的還是很準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