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武昌举义写到民国成立。历史学者杨早角度新颖,仿佛回到当时历史之现场,发来富有画面感的“采访报道”;深入各省革命之细节,描写那些被主流历史遗忘的历史,提醒读者不只是从宏观角度去观望,更要学会从历史支流中凝视。
杨早,1973年生于四川富顺,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中与文化史、当代文化研究等。著有《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等著作。
http://kiwima.diandian.com/post/2014-07-10/40062178435 【看小书】民国了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清帝逊位诏书》 遥想历次农民起义,秦末汉末明末,政权颠覆总是有个主角揭竿而起,继而四方云翳影从,...
评分读这本书是一次还原,还原了解106年前的中国经历了什么?新鲜的故事,数百人物悉数登场,大佬们角力之外,在各省纷纷独立的教科书语言之后,又隐藏着多少热血、阴谋和野心,当然也有荒诞和残酷。而在不经意间,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毛泽东治世之人都在直隶之变【157】、皖...
评分“这一天,有三种算法。在那些北京或天津卫的本分商民口里,帐簿中,皇历上,今天还是宣统三年辛亥十一月十二日,那些剪掉了辫子的留学生,那些潜伏在租界里的革命党,他们更喜欢将今天写成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不过,他们应当也收到了南方的决定,这是西历的1...
评分坐在今天话当年,像看故事一样,看得我一路笑啊笑啊,,笑死了。辛亥革命起义时间提前,是因为一块烟锅巴引发的爆炸。城里面商铺罢市,政府在衙门口镇压示威,城外袍哥们拿起梭标起义。学袍哥在县份上跟到起义,成功之后不晓得接下来该立个啥政府。各地方言各地文化和各地鱼龙...
评分在微博上看到@出版人周筠大力的推荐,讲本书如何如何的好,特地买来一读。 拿到书的时候,看封面很有点情调,符合我的审美。 可是内容呢,读了两章后,完全是忍耐着把书翻了一遍,注意是翻了一遍,而不是读。为什么,看不下去呀。 在我看来,杨早作为年轻学者,至少应该有点...
: I247.53/4964-1
评分并非八卦这么简单。
评分历史的细节大多都是不忍直视的,特别是一些轰轰烈烈的大虎皮,翻出来也不过是再稀松不过的破棉絮罢了。
评分这样书籍应该扔了
评分杨早文章是好看的,但这些零碎短章去写画这么一个大事件就嫌太轻薄,还不如直接写成章回小说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