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手记

重生手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凌志军
出品人:
页数:278
译者:
出版时间:2012-10
价格:3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8873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健康
  • 癌症
  • 凌志军
  • 重生手记
  • 康复
  • 重生
  • 医学
  • 死亡
  • 重生
  • 手记
  • 成长
  • 回忆
  • 励志
  • 情感
  • 自我探索
  • 时间
  • 命运
  • 转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是一个癌症患者从身陷绝境到逐步康复的亲历记,也是一位著名记者对当今中国癌症医疗体系种种利弊的观察和剖析,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勇气和乐观精神的人生励志书。2007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他和家人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惧中。真的没有生路了吗?外科、内科、中医、“太医”,分别给出了大相径庭的治疗方案。要不要手术?要不要做化疗?应该相信什么样的医生?该不该使用特效药?该把性命托付给谁?他调整心态,积极搜集诊疗信息,甄别真伪。他仔细观察医生的得失,也观察病友的成败,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五年了,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他真切地认识到,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海报:

作者简介

凌志军

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长在北京。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也是畅销书作家。

他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陆续出版9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他罹患癌症,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思路应对治疗,逐步康复,并以亲身经历写下《重生手记》。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年度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3年出版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原名《成长》),9年来先后7次再版,38次重印,直到今天仍然深受读者喜爱。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年度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年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目录信息

第一章 别让医生吓死人
死到临头的感觉 /002
危险的陷阱 /007
中国式的“专家门诊” /012
恐惧的由来 /017
中外医生之对比 /024
医生怎样对待不懂的东西 /030
希望在我们自己手里 /034
西医好还是中医好 /041
开胃汤和牛筋汤 /049
预知死期的一个好处 /055
向读者告别 /059
选择治疗方向比选择治疗方法更重要 /064
第二章 癌症不是绝症
最好的灵丹妙药 /076
倾听自己的身体 /083
改变了对癌症的看法 /088
水静心闲 /094
路上的风景 /099
*最想做的10件事 /103
医疗领地上的“割据”与“门户” /104
医生也会犯错误 /110
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我们的腰包救命 /114
少犯错误的10条原则 /124
前三个月里最容易犯的错误 /128
我的生活回到正常轨道 /133
第三章 做一个聪明的患者
新的威胁悄然降临 /140
感觉不到的“敌人”才是最危险的 /146
我们相信什么样的医生 /152
“不要被那些表面的光环蒙蔽了” /157
走上手术台的前夜 /161
假如这是我的“最后一天” /166
癌症病房 /172
家人和友人 /177
我为什么不化疗 /184
别让医生治死你 /194
最好的武器是自己的身体 /203
第四章 康复九策
非医学意义的治疗 /212
三项基本原则 /216
*导致治疗失败的思维模式 /222
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223
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 /230
每天步行五公里 /239
日光浴 /244
深呼吸 /252
身心合一 /259
重返雪山 /265
后记
爱的力量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生老病死真是平常。中国人能欢欣地谈论“生”,偶尔忧虑的谈到“老”,但关于“病”和“死”,好像真是一个默契的禁忌,避之则吉,从容又豁达的谈到它们,是异数。所以,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和凌志军的《重生手记》虽然病情不一,走下来的路长短不一,但他们共同之处面对生死...  

评分

(文/胡艳丽) 本文所评图书:《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作者:凌志军,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10月(第1版) 声明:本文是博集天卷特邀知名书评人胡艳丽为《重生手记》撰写的原创书评,而10月15日发表于《兵团日报》署名张佳玮的书评文章:...  

评分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医科生,对于病理等医学知识比常人多一点点。但是离专业人员水平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所以,看这本的时候,我更倾向于把自己当做一个可能会患病的患者,而不是一个以后会治病的医生。 作者在这本书上面提出了很多很实在的现实。也提出了很多很有趣...  

评分

评分

看这本书,是我很敬重的一位老师推荐,她是癌症患者,做过手术,偶尔也会做一次化疗,除了看上去头发白了,精神依旧很好。 作者的经历,可能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相去胜远,但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作者对癌症的态度!值得我们反思的,是现在的医疗体制,也就是看病的难的问...  

用户评价

评分

推荐给病人的家属或本人看一看,并不局限癌症患者。无论是作者本人的判断力、思考能力和对疾病本身及医疗体系的评价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其实是看得几次大哭,倒不是因为作者文笔多么动人,而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特别用这本书来释放情绪。其实可以写个很长的书评,包括我经历的国内外对癌症治疗的对比,及每个我遇见的癌症患者和他们家属的种种情形,又因为家中几位都是医生有很多特别的感受,可是暂时还是没法动笔,以后一定补上。

评分

作为一个病患专业户提前备课,结果看到最后居然有点感动。虽然作者竭力中立还是偏激否认了中国大部分医生,嘛。。一味捧外国大夫不好。虽然很大程度上的确如此。。。然后不管什么病,他人方法都只能借鉴不能复制,比如作者的肿瘤就比较特殊。但是作者的心态还是可以学习的。

评分

对于自我的抗癌经验,上升到太高的高度是否合适?支撑其判断的论据,基本都是报纸和不太权威的书籍,那么这些判断应该采信到何种程度?值得一读的,是对医生的不盲从、坚持自我判断,以及自信乐观的态度。

评分

好书,读来自有收获。但有几个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一是一开始专家们就认为是肺癌脑转,但是原发灶只有1cm,而且转移路径上跳了好多站(跳过纵膈,颈部,直接到脑了),这个肺癌脑转的诊断实在是不怎么站的住脚,不知道专家们都怎么了;而且,竟然最开始没人关心这个关键的肺部原发灶,包括所有医生和病人自己…… 二是对于肺部占位是否是肺癌,做个穿刺或者pet可以比较明确的诊断,很简单,但竟然出现了绝大部分医生觉得不是而患者力排众议选择了直接手术……

评分

对于自我的抗癌经验,上升到太高的高度是否合适?支撑其判断的论据,基本都是报纸和不太权威的书籍,那么这些判断应该采信到何种程度?值得一读的,是对医生的不盲从、坚持自我判断,以及自信乐观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