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老虎

纸老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法)奥利维埃·罗兰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孟湄
出版时间:2012-9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1497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小说
  • 法国文学
  • 法国
  • 革命
  • 1968
  • 奥利维埃·罗兰
  • 外国文学
  • 历史
  • 纸老虎
  • 成长
  • 勇气
  • 自我超越
  • 心理成长
  • 青少年读物
  • 励志
  • 面对恐惧
  • 内在力量
  • 独立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整部小说自始至终以“你”这样一种第二人称方式讲述发生在1968年前后的故事,作者奔腾不息记忆中的鲜明印象浮现在读者眼前:激情的人生既充满了对真理的向往,也往往与荒唐互相交织。小说通过作者强烈的视觉和动态感受的描写,反映出一个特殊时代看似轻狂却包含着年轻人强烈精神追求的特殊体验——这里有对革命的狂热梦想,也有无法禁锢的身体欲求。小说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将时间、事件与时代特定的人物环境及语言紧密结合,创造出一种连续不断、欲罢不能的阅读效果。

我曾经是毛主义者……我们那时候反对“崇拜书本”。我们相信文化革命意味着持久地反抗所有的权力,质疑所有的等级,我们认为对抗共产主义制度里的官僚主义,这是绝对最受大众欢迎的武器。我们那时很天真,年轻是会这样的,经常。

现在,这段历史在我自己眼里几乎是难以置信的。我们已经到了做祖父母的年龄,我们的孩子们,孩子们的孩子们,他们怎么能理解它呢?但是我相信一个作家是可以起作用的,特别是:把正在消失的事用生动的回忆保存下来,告诉现在的人们过去曾经是怎么形成的,今天是在怎样的废墟上建立的。

奥利维埃•罗兰《写给中国的读者们》

作者简介

奥利维埃•罗兰 法国著名作家

生于1947年,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文学专业毕业,获哲学硕士。曾活跃在法国1968年极左组织中,其最初的写作动因出于对此经历的反思。1983年,罗兰发表第一部小说《未来现象》,对革命希望之破灭进行思索。自小说《苏丹港》(1994)起罗兰开始获得公众好评,当年获得费米那奖。

后来的《纸老虎》(2002)把更加个人化的回忆在小说里抒情呈现,从而完结对那个非凡时代的思索,次年获得法兰西文化奖。

2010年,奥利维埃•罗兰获得法兰西学院保罗•莫朗大奖(奖励其所有著作)。

作者官方网站:http://www.olivier-rolin.fr/

译者简介:

孟湄

生于北京,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毕业。曾在巴黎、香港居住。喜欢文学翻译,已出版的翻译作品有:普鲁斯特《斯万的爱情》(节选),莫利亚克《普鲁斯特》,萨冈《那么一种微笑》。偶尔给报刊杂志写作随笔、散文。

孟湄是国内最早翻译昆德拉小说的译者,曾翻译过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认》等,现活跃在中国和法国文化界。

目录信息

第一章
那时候你们眼里的世界,你们生活的世界,都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向深处,把你们改变,那个力量把每个事件每个个人都跟历史中最伟大、最悲壮的事件和个人结成一条链。人们可以认为这些很可笑,但这毕竟是诗一般的东西。
第二章
过去那时候,我们不是一群“我”、“我自己”,这连着我们的青春,特别是我们那个时代。那时候个人在我们眼里是可忽略的,甚至是可鄙视的。……我们在一起,到了荒谬的程度。我们不是大历史,我们是许多的历史,是我们制造的历史,真实的,想象的,互相交叉的,是一堆历史。
第三章
你们不再是革命者,但是你们坚决地不肯让自己慢慢地布尔乔亚化。你们不再有任何信仰,不再有任何目标。
第四章
那时候的人都自愿要继续那种清苦、危险、充满博爱的生活,那是他们曾经在战争年代分享的生活。那时候人们害怕掉进利益的垃圾场,害怕掉进没有意义的生活。还有一个思想现在看大概是错误的,但是它曾经一度在法国流行,那就是:法兰西对人类文明肩负使命。
第五章
这个未来我们是不是选择错了?它跟那个我们所否定的自己的过去一样,让我们感觉陌生。过去让我们反感,未来使我们害怕。我们哪儿都不在,无所在,我们在别的时间里。
第六章
我们曾经以为那些知识不多的人要去教育那些知识比较多的人,这个想法不过是个幻想。可我们曾经相信中国就是这样。我们的天真现在看真是让人发笑。
我不再相信革命,哪怕金钱的霸道让我无法接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68年5月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是由学生运动引发的波及全国的罢课、罢工。虽然这次学生运动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很快结束,但是,为什么在法国社会日益繁荣时期会发生学生运动?这次学生运动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异同点是什么?2005年3月22日,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  

评分

读的书不多,所以真的是第一次读第二人称叙述的小说,然而一旦读进去就发现了那种特殊叙事方法的独特魔力——如果说第三人称是冷眼旁观,第一人称是身临其境,那么第二人称就是一股龙卷风强力裹挟着你进入那个世界。你说你不懂?你说跟你无关?不可能,你已经被拉进来了。 ...  

评分

奥利维埃·罗兰,法国作家,法国“五月风暴”运动的亲历者。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社会运动,从学生运动开始演变成整个社会的危机,风暴持续整整两个月。而其中一些政治小组织,则以“游击队”的形式,继续行动,直至幻灭……《纸老虎》就是对当年生动而真切的回...

评分

1968年5月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是由学生运动引发的波及全国的罢课、罢工。虽然这次学生运动最后以和平的方式很快结束,但是,为什么在法国社会日益繁荣时期会发生学生运动?这次学生运动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异同点是什么?2005年3月22日,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  

评分

□(法国)奥利维埃·罗兰 我曾经是毛主义者……在45年以前。说毛主义,至少我们曾经相信过。我参加的那个小组织叫无产阶级左翼Gauche Prolétariat,简称GP,它是个奇怪的混合:它多少有些斯大林式的手段和也许可以称为无政府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我们一起的有工人,但我们...  

用户评价

评分

2.5 一般般,但也有句子很好看值得展开。译者行文和选择的名词有些自以为是,巴别尔叫巴贝尔本雅明叫本杰明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聂瓦河之类。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在作者看来,进步的是右的,而左的是逆反社会甚至把社会往逆反而不是进步方向带的。不知道是作者(所代表的许多西方人对东方有误解)还是译者还是编辑校审的问题,他们的伟大导师毛在本书中显得像个十足的傻逼(虽说某些方面他确实是

评分

你们不再是革命者,但是你们坚决地不肯让自己慢慢地布尔乔亚化。你们不再有任何信仰,不再有任何目标。

评分

1.终于读了有关法国五月风暴的书了,一直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毛。作者给毛的评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太有意思了。2.译者的水平让人很失望,语言过于死板。通过文字其实可以分析出原作非常幽默,可惜译文不够形象活泼。

评分

不明觉厉 以驾车游串联 行文方式别具一格 但个人来说略显凌乱 不便阅读 中弃之

评分

都是纸老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