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1866-1944)生于法国中部的克拉姆西。十五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二十岁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和历史。后教授过多年艺术史、音乐史。他爱好音乐,造诣颇深,写有许多专著和论文。他的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尤其喜爱戏剧,写有二十一部剧本。小说的代表作为十卷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是艺术感染力极强的艺术珍品。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罗兰主要作品还有小说《柯拉·布勒尼翁》、《克莱朗博,战时一个具有自由意识者的故事》、《母与子》;音乐评论《贝多芬传》、《贝多芬伟大的创造性时代》;文艺评论《托尔斯泰传》、《贝玑》、《米开朗基罗》等。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
《约翰·克利斯朵夫》在本世纪初向欧洲的知识分子们发出的热烈呼吁——无疑的是那个时代中最光辉的历史性文献之一。它笼罩着艺术性形象,并且用精炼的技巧写成,同时是从一个仁爱而敏感的性灵深处进发出来的呐喊,这个性灵敏锐地感到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衰落和一个腐败社会的精神崩溃。那一系列《巨人传》,尤其是其中的《贝多芬传》,不过是一些先声,导引着这部雄伟的、充满了大气磅礴的思想与形象的艺术创作。
罗曼·罗兰在写这部小说以前曾经屡次宣称:世界要窒息了,必须打开窗子,让新鲜空气吹进来。这个观念在这部具有史诗规模的小说中表达出来,书中的情节在欧洲两个主要的国家——德国和法国展开着。作者描绘他的主人公时以当时汹涌澎湃的各种事件作为背景,同时述及20世纪初叶欧洲生活中极其纷繁的各方面,从文化艺术以至政治动态。
从开始看《约》一书到结束,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月,30天;一本书,120万字。在这一个月里,我每分每秒都在克里斯朵夫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这个“强者”的“力”。在这一个月里,我感受到世界是如此生机勃勃,以前脑中的种种阴霾一扫而空。我想起了《约》中引用的一...
评分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的崇高的道德准则。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
评分X年X月X日 “看《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卷,有非常愉悦之感,摆脱了束缚自己的情欲......” 写下这句话是在1988年的春天。1988年的春天肯定发生了什么,只是我现在想不起来了。但这事肯定与身体、与情感,或者与两者都有关。那年的春天来得迟,三月了还有雪。是小...
评分从10月5日在西宁到北京的火车上翻开第一册第1页,到刚才依依不舍的读完最后一页,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献给“全世界正在战斗的人们”的一本书。伴随着约翰·克利斯朵夫壮烈的一生,从最初生的好奇、少年的...
评分从10月5日在西宁到北京的火车上翻开第一册第1页,到刚才依依不舍的读完最后一页,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四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献给“全世界正在战斗的人们”的一本书。伴随着约翰·克利斯朵夫壮烈的一生,从最初生的好奇、少年的...
这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评分“孩子,你到底是什么人”“我是将要到来的日子”
评分历时近1年的阅读终于告罄。这是写人生的一本书,各个阶段,每种感情,都写得淋漓尽致。真正历尽天华,方能成就对万物的宽容。书中很多阶段,仿佛是在写自己。故而,很想把自己的事情写成小说咯。
评分一个人的一生,漫长而又充满斗争的一生。我们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评分一个人的一生,漫长而又充满斗争的一生。我们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