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曼•罗兰创作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传,原称《名人传》。《巨人三传》中,贝多芬在耳聋的痛苦煎熬中谱写欢乐的乐章,米开朗琪罗用血泪的凝聚成不朽的雕塑杰作,托尔斯泰以小说展现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传递爱与信仰。艺术的受难者最终凭借才智天赋和理想信仰跨越忧患,挣脱困顿,成就一代巨人的史诗。罗曼•罗兰勾勒三位伟大艺术家的多舛人生命运和苦难心路历程,傅雷因其凸显从体肤之痛及至内心挣扎的受难历程,以《巨人三传》命名译作,以艺术巨人的伟大心灵和苦痛油膏,烛照黑暗世界。
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
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不屈的斗争,是二十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1903年,罗曼·罗兰发表《贝多芬传》,引起当时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他开始撰写古今名人传记,宣扬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英雄主义,先后发表《米开朗琪罗传》《弥莱传》《托尔斯泰传》《甘地传》等作品。他的小说代表作有《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等。1915年,为了表彰“他在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及对真理的热爱”,瑞典文学院授予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
傅雷(1908-1966)
上海人,1927年冬离沪赴法求学,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理论。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工作。一生译著宏富,其中包括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伏尔泰、丹纳等名家著作。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同时作为出色的美术批评家,在音乐、美术、文学等诸多艺术领域均有高超的鉴赏力。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傅雷先生立身处世,耿介正直,禀性刚毅,兼备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不经过劫难磨练得超脱是轻佻的 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 中庸,苟且,小智小慧, 是我们的致命伤 傅雷为巨人三传写的前言,这段话下面我划了重重的黑线 是工作以后才划的 虽然这本有点发黄的书是考上一中时暑假作业里开的参考读物 但以前读是没感觉的...
评分我读过托尔斯泰的大部分小说,对他作品里蕴含的思想也很有兴趣。所以,在《托尔斯泰传》的字里行间能获得比前两部更深得多的感受。不过,虽然我极度缺乏音乐修养,贝多芬也依旧带给我巨大的冲击。如果能体味到他的作品中涌动的美感,那么,对这位巨人,对这本书就会有更精微的...
评分今天干活有点沮丧,状态不佳,写写读后感吧。都看完快一个月了。 这本书写了三个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一个赛一个的伟大,一个比一个活得艰难。看《贝多芬传》的时候,我很激动,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地刺激了我。看《米开朗基罗传》时,我很窝火,谁让他自己选择做...
评分我读过托尔斯泰的大部分小说,对他作品里蕴含的思想也很有兴趣。所以,在《托尔斯泰传》的字里行间能获得比前两部更深得多的感受。不过,虽然我极度缺乏音乐修养,贝多芬也依旧带给我巨大的冲击。如果能体味到他的作品中涌动的美感,那么,对这位巨人,对这本书就会有更精微的...
评分今天干活有点沮丧,状态不佳,写写读后感吧。都看完快一个月了。 这本书写了三个人,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一个赛一个的伟大,一个比一个活得艰难。看《贝多芬传》的时候,我很激动,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地刺激了我。看《米开朗基罗传》时,我很窝火,谁让他自己选择做...
跟茨威格的文风太相似了,这种浪漫主义写法真是让人吃不消,华丽的辞藻像脂肪一样让腹肌出不来,或许应该请米开朗基罗复活一下重新雕塑一番。@贝多芬部分基本无感@米开朗基罗活了89岁,前59年就被各种教皇金主爸爸虐(尤利乌斯二世、利奥十世、克雷芒七世),这都是不靠谱的甲方啊,他们都在说,“替我干活不要管前任!”等他们都死了以为就此消停了可以好好完成《最后的审判》时,结果保罗三世也不是省油的灯。@托尔斯泰看不下去,除了我对托涉猎不多以外,这个写法确实也不吸引人。
评分伟人也许只对于永恒变幻的世界和人民具有广大而深远的意义,对于伟人自己并不因为觉得自己伟大就会活的轻松自在,反而是比常人更多的难以想象的痛苦和自我怀疑贯穿着他们的一生……
评分这位亲,你抒情的够了,你怎么不去写诗,你怎么不在每句歌颂后面加个感叹号,这样全书一定充满了感叹号。大师们都好痛苦好敏感好纠葛好绝望,大哥你这样写故事很影响我看剧情,你在我面前这样矫情的说话一定会被我打的。 我就好奇一下这锅是谁的,是浪漫的法国人罗曼罗兰的呢还是温柔的江苏南汇人傅雷的呢。 一个硬汉德国人,一个热情意大利人,一个钢铁俄国人,都被写出了软汉子操着台湾腔的味道。看了一下傅雷是个正宗的白羊座,罗曼罗兰是正宗的水瓶座。。。大概是罗曼罗兰的锅
评分20180405 贝多芬的那篇最让人感动。巨人们不仅仅给后代留下了杰出的作品,更在于他们对生活的苦难有着与常人不一般的毅力。
评分跟茨威格的文风太相似了,这种浪漫主义写法真是让人吃不消,华丽的辞藻像脂肪一样让腹肌出不来,或许应该请米开朗基罗复活一下重新雕塑一番。@贝多芬部分基本无感@米开朗基罗活了89岁,前59年就被各种教皇金主爸爸虐(尤利乌斯二世、利奥十世、克雷芒七世),这都是不靠谱的甲方啊,他们都在说,“替我干活不要管前任!”等他们都死了以为就此消停了可以好好完成《最后的审判》时,结果保罗三世也不是省油的灯。@托尔斯泰看不下去,除了我对托涉猎不多以外,这个写法确实也不吸引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