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教科书》分两册,第一册总论中国经学的产生、发展及其流变过程,其内容为:第一课至第二课为经学总述、“经”字之定义,第三课至第八课论孔子以前之《六经》、孔子定《六经》、孔子弟子之传经及尊崇《六经》之原因,第九课至十五课论两汉经学及传授,第十六课至二十四课论魏晋南北朝隋唐经学及传授,第二十五课至二十九课论宋、元、明经学及传授,第三十课至三十六课论清代经学及传授。第二册为《易》学专论,其内容为:第一课至第七课论《易》之名称、作用、阅读方法、卦名释义等,第八课至二十一课释彖辞、爻辞、象、传、筮法、互体、卦变及比例,第二十二课至三十三课论《易》与文字、数学、科学、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礼典之间的关系,第三十四课至三十六课释《易》之文词与音韵。
章可:经学教科书 近代中国很出了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天才,刘师培就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1905年他写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经学教科书》时,只有二十一岁。在常人“一经尚未读通”的年纪,他已经能挥洒大师手笔,分门别类,提纲挈领,为两千多年浩漫无边而士人引为根本的经学...
评分章可:经学教科书 近代中国很出了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天才,刘师培就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1905年他写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经学教科书》时,只有二十一岁。在常人“一经尚未读通”的年纪,他已经能挥洒大师手笔,分门别类,提纲挈领,为两千多年浩漫无边而士人引为根本的经学...
评分既然看完了一本书,怎么样都要吐槽两句的。这次是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陈居渊注,上海古籍2006.书的前半部分是经学史概述,按两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介绍经学版本及不同注本。偏重该时期的经学著作,对于著作本身的评价则较少,大概也是限于篇幅。后...
评分章可:经学教科书 近代中国很出了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天才,刘师培就绝对算得上其中一个。1905年他写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经学教科书》时,只有二十一岁。在常人“一经尚未读通”的年纪,他已经能挥洒大师手笔,分门别类,提纲挈领,为两千多年浩漫无边而士人引为根本的经学...
评分既然看完了一本书,怎么样都要吐槽两句的。这次是刘师培的《经学教科书》,陈居渊注,上海古籍2006.书的前半部分是经学史概述,按两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介绍经学版本及不同注本。偏重该时期的经学著作,对于著作本身的评价则较少,大概也是限于篇幅。后...
希望能修订错误的地方……
评分非常简练果决的经学教科书著作。干脆,没有多余的话。此书的注解虽然浅显了一些,但陈老师本人在易学上的造诣非常深厚。是一本初学者和研究者都可以翻阅的好书。
评分从前对皮鹿门浅尝辄止,这次开始读这本,从对经,孝经的解释开始,逐渐看出今古文家立论的差别了。到刘申叔那会,古文家似乎已经落下风了,今文家可以大言炎炎地说自己的立场,古文家如刘申叔却说今古文两家都有道理。另外本书错字颇多,复旦+上古出这样质量的书,不该呀。#以后没事不会读这书了 吧,读到魏晋的部分。这种书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不如直接看原著。最多有个查资料的功能。
评分已读完一遍前半部分经学简史
评分豆瓣这个封面貌似是旧版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